研好墨後,蕭霏放下了墨錠,這時,喬若蘭的丫鬟早已經研好了墨,杜心敏在一旁看蕭霏慢慢吞吞的,心中有些不耐,不屑地撇了撇嘴,只覺得蕭霏是在故意拖延時間。
一見蕭霏收手,杜心敏便迫不及待地問道:“霏表姐,可以開始了嗎”
蕭霏淡淡地一笑,沒有理會,朝喬若蘭看去,道:“蘭表姐,現在開始可好”
喬若蘭應了,丫鬟們給她們鋪好了紙,兩人各拿起一支狼毫,沾了沾墨後,就分別動是一棟回字形建築,從二樓四邊的走廊可以直接俯視一樓的廳堂,一目瞭然。
此刻廳堂中放置了數十張梨花木書案,每一張書案後都坐著一個年輕的學子,而廳堂的四周則是擺了一把把圈椅和案几,那裡是男賓們觀賽的地方。
葉胤銘正坐在第二排的一張書案後,仰頭看了二樓的主賓位置的方向一眼。半透明的薄紗在穿堂風的吹拂中微微飄揚著,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到幾個女子在薄紗後,或站或立。
葉胤銘的心跳加快了兩拍,妹妹說得沒錯,蕭大姑娘果然來了
四周傳來其他學子竊竊私語的聲音:
“那是鎮南王府的席位吧。莫不是世子妃和王府的姑娘來了”
“那我一定可要好好表現”
“算了吧。有宣公子珠玉在側,又有誰能比得上他的才氣”
“聽說有位從青茂書院來的葉公子,頗得王爺的賞識,應該也是才學不凡。”
“”
一時間,數道目光朝葉胤銘看來,他心裡有幾分自得,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跟著忍不住朝右前方看去。
那是一個身穿青藍『色』雲紋錦袍的青年,一頭烏髮以一根竹節玉簪束到腦後。
葉胤銘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宣公子,但對方的才名早已如雷貫耳。
這位宣公子名叫宣明,是南疆的一個書香世家宣家的嫡子,也是這幾年萬木書院最出名的一個才子。
葉胤銘曾拜讀過宣明的文章、詩作,此人確實才學不凡。當然自己也絕不會輸給他
問題是在兩人才學相當的前提下,宣明絕對比自己佔有更大的優勢,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兩人的文采差不多的情況下,就要看考官的喜好了。
擢秀會的評審基本都是萬木書院的人,也就代表著在今日的詩會中,宣明必然具備比自己更大的優勢。
葉胤銘微微眯眼,本來,擢秀會又不是科舉,這種詩會的勝負如何不過是一時的風光,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可是現在蕭霏在
他認識蕭霏,他知道蕭霏的好,可是蕭霏還不認識他,更不知道他的才學。
蕭霏的才學如此出眾,普通的凡夫俗子必然入不了她的眼,如果這一次,他輸給了宣明,那麼他豈不是就泯然眾人,無法給蕭霏留下一點印象
葉胤銘的雙手不自覺地在袖中握成了拳頭,眼中閃過一抹糾結。
就在這時,四周突然靜了一靜,閣中所有的目光都朝一樓的入口看去。
只見一個年過六旬的老者在五六個男子的簇擁下走了進來,那老者穿一件寶藍『色』杭綢直裰,中等身量,雖然已經是花甲之年,但是腰身卻挺得筆直,一雙眼睛精光四『射』。
“山長”
“于山長”
大堂中不少的學子都站起身來,這些人大都是萬木書院的學生,還有幾人是其他書院的學子或者文人,單純只是敬仰于山長的學問、為人。
這老者正是萬木書院的于山長。
于山長微笑著與眾人頷首致意,跟著就與隨行的這些人到評審席入座。
待眾人再次坐下後,于山長清了清嗓子後,道:“歡迎各位大駕光臨,今日南疆才子齊聚於此,舞文弄墨,實在是一大雅事老夫與書院的眾位先生商議過了,為了給詩會助興,今日詩會的魁首還有一個額外的彩頭。”
擢秀閣內瞬間『騷』動了起來,一樓和二樓觀賽的賓客都是交頭接耳,朝于山長投以好奇的目光。以于山長曆來的作風來看,他所說的彩頭,決不會是什麼普通的彩頭。
于山長賣關子地停頓了一下,他環視眾人一圈,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朗聲繼續道:“老夫將舉薦今日詩會的魁首去王都的國子監唸書一年,束脩全免”
葉胤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下激動不已:若是能去國子監讀書,他一定可以一日三千里,而且還能在國子監中為自己的將來鋪好路能在國子監讀書的大都是才學不凡的名門子弟,這些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