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恩:“多謝陛下賜名!妾身若是生個男孩,便叫做寄奴了!”
洛陽,南宮,德陽殿。
十一歲的天子劉協拿著剛剛收到的劉辯手書,掃了階下的文武群臣一圈:“皇兄從金陵修書過來,勸朕主動退位,還帝權於江東。並且加封朕為大漢德王,諸卿以為如何?”
楊素最先站出來,手捧笏板慷慨激昂的陳詞:“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陛下可還記得已故尊母王美人是如何辭世的麼?還不是被何後這個惡毒的女人鳩殺?陛下怎能再為他們母子的口蜜腹劍所矇蔽?”
聽了楊素的話,劉協不由得默然不語,想起了生母去世的悲慘場景。
楊素繼續勸諫:“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若是陛下拱手稱臣,我等皆可位列九卿,而陛下非但不能為王,只怕求生亦是不能!陛下不見當初扶蘇與胡亥爭位之事麼?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陛下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拿出有我無他的氣勢!臣等雖然不才,願輔佐陛下掃平諸侯,一統江山,重振漢室!”
“可是皇兄已經平定了整個江東,又滅了袁術,治下五六百萬百姓,帶甲三十萬。謀士如雨,武將如林,朕豈能與之一爭長短?還不如早早歸降,或許皇兄能顧及舊情,讓朕安度此生呢!”劉協一臉憂慮的說道。
自從前年登基之後,劉協已經做了將近兩年的天子,心智日漸成熟。雖然大權一直沒有掌控在手中,但對於天下大局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
楊素立於德陽殿中央,口沫橫飛的慷慨陳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臣雖不才,願率中原豪傑助陛下掃平亂黨,撥亂反正。先帝在世之時,最為寵愛之人便是陛下,只不過何氏這惡毒的婦人聯合何進弄權,竊取了陛下的帝位,又害死了董老太后,實乃大逆不道!董卓雖惡,廢帝之事卻是萬民響應,由此可見,陛下才是漢室正統!自當厲兵秣馬,掃除不臣,誰敢再言投降,便請陛下殺之,以儆效尤!”(未完待續……)
二百一十七 征服女皇
聽了楊素的侃侃而談,劉協的內心忽然燃起了熊熊鬥志,沒有人會心甘情願的服輸,即使是兄弟也不例外!
“如今諸侯並起,劉辯已經佔據了江東半壁江山。而朕卻困頓於河南境內,東有曹操,西有董卓餘黨,南有岳飛軍團遏制,北有黑山群賊,如何才能挽狂瀾於既倒,於絕地求生存?”
在楊素及黨羽的蠱惑之下,劉協悄悄的改變了對劉辯的稱呼,從“皇兄”改為直呼其名。但想起劉辯實力雄厚,言談之中還是憂慮不已。
楊素躬身道:“陛下勿憂,經過微臣的暗中拉攏,已經招降了西涼叛將李蒙、王方,並且於昨日深夜利用二人分別詐開了武關與潼關。長安天險已失,目前皇甫將軍正率呂布與我兒玄感率軍直逼長安!”
“哎呀……楊將軍真是用兵神速,朱儁自愧不如也!”
沒想到一夜的時間,楊素就與皇甫嵩合謀拿下了潼關與武關,這讓不看好洛陽朝廷的朱儁不由得刮目相看。
楊素朝著朱儁拱手道:“整個洛陽城中,論用兵如神,除了皇甫將軍之外就要數公偉將軍你了。要想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撥亂反正,重振朝綱,素還需要依仗公偉兄的襄助!”
誰不想做箇中興名將,看到皇甫嵩與楊素混的風生水起,朱儁不由得怦然心動,拱手道:“難得處道賢弟看重,朱儁願從調遣!”
楊素撫須大笑:“只要公偉兄肯全力相助,何愁大事不能定?李蒙昨夜詐開了武關之後。張遼已經與高順率兵一萬死守,防備岳飛黃雀在後來坐收漁翁之利。但素擔憂二人欠缺經驗。故此斗膽請公偉兄前往武關擔任主將,堵死江東軍西進洛陽的路線!”
“朱儁領命!”
朱儁拱手領諾。頓了一頓又問道,“長安城高牆厚,西涼餘黨尚有五六萬人,更兼賈詡詭計百出。皇甫義真率呂奉先、玄感賢侄可有把握拿下?”
楊素胸有成竹的道:“公偉兄儘管放心,素前幾日修書於馬騰、劉備,約定合圍長安,待平定董卓餘黨之後共分雍州,二人俱都欣然應允。據探子回報,劉備已經親率房喬、張飛由漢中出兵。而馬騰也已經與韓遂提兵三萬由涼州而來。三軍合圍,拿下長安只是時間的問題。”
聽了楊素的稟奏,劉協大喜過望,撫掌道:“楊卿果真胸懷韜略,只要能夠拿下長安,便可以走出當前困局。不過朕還是有些擔憂劉辯的江東軍會趁機發難……”
楊素撫須詭笑:“陛下放心,臣自有錦囊妙計對付劉辯,興許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