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寡人便與眾卿家商討用兵謀略。”劉辯在龍椅上端坐,聲如洪鐘般說道。
文武群臣各抒己見,經過一番朝議之後,最終定下了用兵策略:先派人聯絡廬江太守陸康,爭取把廬江當做渡江支撐點,集中主力大軍猛攻袁術的老巢汝南。只要能夠攻佔汝南,就可以把淮南、南陽攔腰切斷,斷開兩郡的聯絡,然後各個擊破。
目前江東各地的兵力部署如下,駐紮在柴桑的兩萬人歸甘寧統領,駐紮在南昌的一萬三千人歸李嚴統率。為了防禦長江上游的孫堅、劉表兩家乘虛而入,這兩處兵馬不能調動。
另外就是徐晃、林沖統率的兩支南征軍,正向著南方齊頭並進,掃蕩山越、百越等蠻夷部落,目前已經打到了建安一帶。各地土著聞風而逃,掃平整個南方,估計也就是半年的時間,這支人馬肯定也不能抽調回來。
除了以上的幾路人馬不能調動之外,其他各地駐軍總計六萬人,全部開到金陵城下集結,待糧草輜重籌備完畢,聯絡到陸康之後,再由濡須口渡過長江,再以廬江郡當做支撐點,向袁術發起強襲。
軍令如山,天子的詔書發出去之後,各路人馬紛紛來到了金陵城下集結操練,等候糧草輜重準備完畢之後,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震驚世人!
岳飛、秦瓊、周泰、花榮、廖化、凌操、楊奉等武將是這次伐袁術的主力戰將,各自摩拳擦掌,殷勤操練士卒,誓要拿下伐袁頭功。而劉基、劉曄、荀彧則是這次伐袁的謀主,其中荀彧還要肩負籌措糧草的重任,也是日夜操勞,絲毫不敢怠慢。
數日之後,金陵城下已經是旌旗招展,寨柵林立。六萬大軍已經悉數集結完畢,只等天子寶劍一揮,便渡江伐袁,剷除逆賊!
“騎兵的規模已經超過了一萬,是時候配備雙邊馬鐙,以及馬蹄鐵了!”
劉辯在黃琬、盧植等大臣的陪同下,於城樓之上佇立,舉目遠眺秦瓊統率的騎兵正在演練衝陣戰術。由於只是單邊馬鐙,很多騎術不好計程車卒狼狽不堪,不由得讓劉辯在心裡發出了一聲感慨。
馬蹄鐵、雙邊馬鐙簡單易懂,不需要什麼淵博的知識就能夠製造出來,因此成為了所有穿越者的最愛。你可以不懂得造火藥、不懂得造玻璃、不懂得造水泥,但你卻不能不懂得造馬蹄鐵,也不能不明白在單邊馬鐙另外一側加上一個馬鐙,就會成為跨時代的發明!
“建業,把叔寶將軍喊上城頭,朕有天機傳授於他!”
劉辯站在黃羅傘蓋之下,揹負雙手,一臉深不可測的樣子。向身邊的御林軍校尉衛僵傳令道。
衛僵雖然不知道皇帝所謂的“天機”是什麼,但看到皇帝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也只能領諾而去:“諾!”
不大會功夫,衛僵就帶著秦瓊來到了城下。把韁繩交給了守門的兵卒,一起上了城樓參拜前來閱兵的天子。
一身戎裝鎧甲的秦瓊參拜完畢,大咧咧的笑道:“不知道陛下有何天機面授?莫不是給我手下的騎士們插上翅膀?”
“插上翅膀倒是不可能,但幫助他們提高騎術,更加熟練的操控馬匹卻是不難!”
劉辯面帶微笑,把馬蹄鐵、雙邊馬鐙的原理對秦瓊耳語了一遍,只把秦瓊高興的擊掌叫好,讚不絕口:“陛下真神人也!有了雙邊馬鐙與馬蹄鐵,必然會讓江東騎兵的騎乘之術大幅提升,不敢說能夠趕上西涼精騎,至少也能做到操控自如!”
“我這就去軍中招募鐵匠,製造馬蹄鐵,雙邊馬鐙!”
秦瓊說著話,已經一溜煙般下了城樓,翻身上馬,引領了隨從出門而去。(未完待續……)
一百五十 皇帝的戰場
一百五十皇帝的戰場
(抱歉啊,剛才發錯章節了,不知道怎麼搞得,劍客無顏見各位兄弟了)
乾陽宮,太極殿。
天子一身龍袍帝冕,高高階坐在上,掃視了一下殿下肅立的文武群臣,朗聲道:“逆賊袁術,僭越稱帝,實乃國賊,不發兵除之,愧對漢室列祖列宗!故此,朕決定放下與孫家的私怨,先滅袁術,不知眾卿意下如何?”
“陛下英明,如此乃是上上之策!”
在劉基的帶領之下,狄仁傑、荀彧、劉曄等謀臣盡皆稱頌,一片讚歌。
劉辯微微點頭:“看來討伐袁術乃是眾望所歸,既然如此,朕當著眾卿之面宣佈,不滅袁術,朕誓不納妃!”
聽了天子的誓言,黃琬等老臣嚇了一跳,與孔融、盧植面面相覷,然後出列進諫道:“陛下,袁術是國賊不假,出兵討伐也是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