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看來這師徒做不成了,咱們還是做兄弟吧!”
“雲兒休要在這裡胡言亂語。兩位壯士俱都長你十幾歲,當以叔父相稱。再口不擇言,小心我稟與你父親,讓他懲教於你!”李氏在旁邊佯怒。訓斥兒子。
李氏的話提醒了楊再興,拍腿道:“既然子龍執意要行俠四方,為了避免將來江湖相忘。你我結拜為異姓兄弟如何?”
這個年代盛行結義,趙雲已經拒絕了楊再興的投奔天子之邀。卻不好意思再拒絕結義之情,只好拱手道:“既然兄長抬愛。雲恭敬不如從命!”
楊再興大喜,掃了一眼不遠處的寺廟:“廟宇乃是神聖之地,你我兄弟不如到大殿之內,對著佛像結金蘭之義,如何?”
“願從兄長吩咐!”
當下趙雲與楊再興一起轉身,跨過地上密密麻麻的袁兵屍體,走進了這座殘破的寺廟,準備結為異姓兄弟。
“阿母,我去瞧瞧!”
岳雲好奇心大盛,把手裡的包袱丟給了母親,一溜煙的跟進了寺廟。
雖然外面廝殺的遍地橫屍,但殘破的廟宇裡倒是沒有血跡。
大殿的正門已經丟失,佛像的顏色也已經斑駁陸離,上面結滿了蛛網;但肅穆的氣氛卻依舊猶在,用來結拜倒也顯得莊重。
“蒼天在上,佛像為鑑,今日我趙子龍、楊再興二人志同道合,一見如故,在此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如違此誓,人神共誅!”
宣誓叩頭完畢,二人互報年齡,卻是趙雲二十五歲,比楊再興虛長了一歲。
楊再興當即向趙雲行參拜大禮:“兄長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二弟快快請起!”
趙雲急忙把楊再興這個義弟攙扶了起來,撫肩相識大笑,知己之情溢於言表。目光掃到殿外的時候,卻發現岳雲這小傢伙也跪在門口磕頭,嘴裡唸唸有詞。
“小嶽將軍,你在做何事?”楊再興一臉詫異的問道。
“沒什麼,跟你們學學怎麼拜把子!”
岳雲爬起來朝二人做了個鬼臉,心說“我可是和你們倆人一塊結拜的,你倆不拿我當兄弟不要緊,我可是拿著你們當兄長,哇哈哈,我怎麼這麼聰明?”
趙、楊二人護送著千餘流民一路向南,閒暇之餘,自然少不了對酒當歌,切磋槍法,言談甚是投機。兩三日之後,徹底的離開了袁術控制的疆域,已經能夠看見在曠野裡遊弋的江東騎兵了,料來百姓已經安然無恙。
雖然千般不捨,但終有一別!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你我兄弟就此別過!山高水長,後會有期!嶽夫人、小兄弟,他日再見了!”
趙雲向楊再興與岳雲母子三人拱手辭別,揚鞭縱馬,逐漸消失在淮南的茫茫曠野之中。
望著趙雲遠去的背影,楊再興喟然嘆息一聲,自信的道:“夫人,嶽兄弟,請相信我,總有一天,兄長他會回來的!”
天地蒼茫,秋風漸起。
四人三騎,並沒有隨著流民向南渡江,而是撥轉馬頭向西,前往廬江戰場方向而去。
Ps:電腦總是藍色畫面,送去維修了,所以更新晚了一點,弟兄們見諒!有兄弟不讓求月票,可不求就沒有,蛋疼!(未完待續……)
一百六十一 吳下阿蒙
廬江城,漢軍大營。
劉辯站在中軍大帳前遙望東方,只見漫天霞光,久違了的驕陽終於衝破烏雲,用他的光芒照耀著世人。
“世間萬物,有弊必有利!世人皆畏驕陽似火,這許久不出,卻反而讓人思念起來!”
劉辯揹負雙手,不明覺厲的吟誦了一句。
見到了久違的太陽,當著臣子的面不感慨幾句怎麼能行?若是曹孟德或者共太祖在此,面對此情此景,少不得要吟詩作賦,劉辯知道自己肚子裡沒這點墨水,所以也就不獻醜了。
“陛下所言甚善!”
荀彧、劉曄以及衛僵陪同在後面,齊聲附和道。
“對了,一大早沒見到軍師及鵬舉,不知道去了何處?”劉辯話鋒一轉,詢問道。
衛僵拱手答道:“昨夜子時看到雲開天晴,軍師與鵬舉先生連夜出了營寨,前往困龍陘檢視地形去了,看看有沒有奪回峽谷的妙計,然後以最快的速度直搗汝南。”
劉辯雖然沒有去前線觀察過,但去年卻是從這條道路去的江東,此刻猶記得這條峽谷險峻,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最好詮釋,因此對於奪回峽谷並不抱任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