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1部分

看到門客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模樣,糜竺為了向天子表明自己絕不藏私,大聲的吩咐門客直管把情報稟來:“在座諸位皆是朝廷肱骨,並無外人,直說無妨!”

門客拱手領命:“二爺七八天之前到彭城國擔任國相去了……”

“此事吾已經得知,有何不妥?”糜竺放下手裡的竹筷,古井不波的問道。

糜芳得到任命後就派人快馬加鞭通知了運輸糧草的糜竺,詢問兄長意見。糜竺猜測這很可能是陶謙與陳珪父子商量的對策,打算明升暗降奪了糜芳的兵權。

駐防下邳的四萬徐州兵,包括糜芳掌管的這支隊伍都被陶謙經營多年,核心骨幹以陶謙的嫡系丹陽兵組成,所以糜芳也就是名義上掌管著這支隊伍,率領著圍剿一下山賊,平定個叛亂還行,真要是反戈與陶謙對著幹,估計糜芳的話不好使!

這樣的兵權握在手裡就是雞肋,丟了也不可惜。既然這樣,還不如讓糜芳去彭城國擔任國相,天高皇帝遠,慢慢的把彭城變成糜家的私人地盤,再和自己的老家東海郡聯合起來,那糜家的實力將會大幅提升。

第二個好處就是等哪一天劉辯和陶謙開戰了,糜芳可以開門投降。獻出整個彭城國,為自己謀一番富貴。將來兄弟二人都在朝中做官。可以有個照應!

權衡一番之後,糜竺認為這件事利大於弊。所以給糜芳回信一封“可赴任,萬事須小心”。正是之前把事情分析了一個透徹,所以現在聽了門客的報告,糜竺並不吃驚。

但門客接下來的話卻讓糜竺慌了神,“二爺到任之後,彭城國兵力空虛,只剩下三千守軍,沛縣黃巾得知後以四萬精壯犯境。二爺情急之下打算從下邳調五千門客前往彭城防禦!”

“糊塗,這怎麼能行?這分明是陶謙挖了坑讓我們糜家向裡跳!”

糜竺是個聰明人。一眼就洞悉了這是陶謙的借刀殺人之計,不由得拍案而起。

這些年陶謙之所以對自己這麼恭敬,還不是因為自己手裡掌握著一萬多私家兵,萬一在彭城折上一半,那糜氏以後的處境就危險了!

“給我快馬返回下邳,剩下的門客一個也不許調動!告訴子方,把彭城放棄算了!”

在糜竺的眼裡,顯然這是家事,所以也沒有徵求劉辯及在座其他人的意見。直接向門客下達了指示。

劉辯卻大笑道:“子仲先生不必憂慮,受人之恩當湧泉相報,秦瓊軍團就駐紮在藩縣,距離彭城不過二百多里。朕修書一封命秦瓊分一隻人馬前往彭城解圍就是了!”

實事求是的講,對於糜芳這個吃裡扒外,導致了關羽身死的叛徒。劉辯十分反感,甚至恨烏及屋。連帶著對糜真都沒有多少好感。之所以決定讓秦瓊出兵,一來是為了答謝糜竺的雪中送炭。二來也是為自己爭取利益;只要糜氏倒戈,那麼彭城、東海兩個郡國唾手可得,所以劉辯才決定讓秦瓊出兵解彭城之圍。

“多謝陛下,若如此,彭城姓劉也!”

糜竺聞言大喜過望,立即起身作揖拜謝。能夠讓陶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就在城內開懷暢飲的時候,城外的百姓也都在大快朵頤。天子有令,今夜所有百姓儘管敞開肚子吃便是,只要能吃下去,無論多少一律供應!

經過了這六七日的休養生息,百姓們的體力恢復了許多,一個個氣色變得紅潤了許多。次日清晨,王猛開始分流難民,分別向東萊、膠東兩地各自分流十萬人口,由官兵沿途護送,並且供給糧食。

到了地方之後,再由官方發給犁鋤等農具,在官府的帶領下,統一開墾荒地,爭取早日播種莊稼,實現自給自足。至於居住的房屋,也由地方政府幫助解決。

剩下的十萬人則留在北海境內,補充本地的折損人口,同樣由地方官府安排棲居房屋,以及墾地事宜。所有百姓須都聽從調遣,用勞力換取糧食,爭取早日開墾出一片良田,不再食不果腹的用樹皮、草根充飢!

數十萬人的調動可謂浩大繁瑣,但在王猛的掌控下秩序井然,忙而不亂。三十萬人分作三批,一批留在了北海,另外的兩批則在官兵的護送之下,分別向東萊、膠東兩地遷徙。

劉辯大筆一揮,分別撥給膠東、東萊兩地官府五萬石糧食,三百萬錢幣,用來解決難民的口糧,購置墾地的農具。又撥給膠縣港口的鄭成功一千萬銅幣,命他購買材料,修築港口,爭取早日完善青州水師的大本營。

一場危機有驚無險的度過,這三十萬石糧食足夠維持三個多月,到時候來自江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