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或許更加嚴重,怎麼可能會一團和睦?”劉辯在心裡暗自思忖。
果然,劉辯還未置可否,李白的提議就遭到了一片抨擊,尤以剛剛來到金陵的魏徵最為猛烈。
“諸位大人,魏徵不才,官卑職微,當著陛下與列位重臣的面,本來沒有魏徵講話的資格。但這李院丞的話實在令人憤慨,冊立儲君天經地義,可安天下黎民之心,鼓舞三軍士氣。此乃祖宗律法,亙古有之,而李院丞卻大放厥詞,妄議朝政,實在是空談誤國!”魏徵嗓門比較大,朝滿堂文武百官施了一圈禮,就朝李白猛噴。
聽了魏徵的話,荀彧、孔融、狄仁傑等重臣俱都頷首贊成:“這位大人所言極是,李太白這提議太兒戲了,簡直是有辱社稷!”
而陸康、糜竺則一言不發靜觀其變,何��γ忻械陌淹匪踅�弊永錕慈饒鄭�腥頌�隼窗丫質聘慊歟�蘋盜塑鮺�奶嵋椋�映儼崍⒋⒕�彩且患�淮淼氖慮欏�
“書生誤國,翰林院的人就應該寫詩作畫,不要參與朝政了!”
看到李白當了出頭鳥遭到一片抨擊,與他一向不對付的學部侍郎陳琳趁機帶動著一班侍郎、郎中舉拳附和,一致聲討李白的提議,簡直拿著國事當兒戲,一個整天喝的醉醺醺的傢伙有何資格立於朝堂之上?
李白搖頭嘆息:“唉……一群凡夫俗子,不知道大破大立,只能墨守成規,如何才能鑄就空前絕後的盛世?眾人皆醉我獨醒也,只恨曲高和寡,無人贊同,可恨,可恨啊!”
李白搖頭嘟囔了幾句,起身向天子道:“陛下,臣不勝酒力,想要提前退席,不知可否?”
劉辯也知道李白的品性,揮揮手:“退下吧!”
“遵旨!”
李白答應一聲,轉身就走,走了幾步,回頭摸起了自己桌案邊的酒壺,憨笑一聲:“這酒好喝,臣拿回家品嚐!”
話音落下,李白大步流星的出了紫微殿,惹得身後一片聲討。而李白卻絲毫不在乎,一邊走下臺階,一邊搖頭晃腦的吟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的插曲就此落下,劉辯又詢問軍方的意見:“孟珙、戚繼光、尉遲恭、周泰、廖化,諸位將軍意下如何?認為是否該冊立太子?”
眾武將在孟珙的帶領下一起站起來拱手作揖:“臣等唯陛下聖諭是從,一切全憑陛下做主!不管陛下何時冊立儲君,立何人為儲君,吾等定然誓死輔佐!”
軍方都是聰明人,立儲之事那是文官需要考慮的事情,只要自己手握兵權,不管誰做太子,自己也會受到重用拉攏。最好的做法就是置身事外,不要摻和進來,否則死的一定比文官還要快!
眾文武的態度和劉辯預料的差不多,當下把杯子裡的酒一飲而盡,高聲道:“眾愛卿所言朕心中已經有數,但冊立太子干係重大,為了顯示對封疆大吏,兵團都督的尊重,朕還需要各自給他們修書一封,聽聽他們的建議。待收到各方回信之後,再做決定不遲!”
“陛下聖明,正該如此!”眾文武一起作揖稱頌。
筵席散去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劉辯顧不得去寵幸後宮那些傾國傾城的美人兒,吩咐鄭和道:“你去把白天攔路告狀的甄儼帶到麟德殿,朕要問問他因何狀告曹操?”(未完待續……)
六百二十九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華燈初上,乾陽宮裡燈火輝煌。
天子御駕歸來,宮娥太監們都抖擻精神小心翼翼的忙碌著,唯恐出了差錯。而各路嬪妃也沐浴薰香,期待著天子的寵幸,大家都是正常人,久旱之下渴盼甘霖也是人之常情。
但劉辯卻顧不上去一親芳澤,命鄭和把攔路喊冤的甄儼帶到麟德殿來問個究竟,為何狀告曹操。
不消片刻功夫,鄭和就把一直等候召喚的甄儼帶到了麟德殿御書房。
看到了天子在書案後面正襟端坐,一臉嚴肅的批閱奏摺,甄儼急忙快走兩步,稽首頓拜:“庶民甄儼,拜見陛下!”
劉辯微微頷首:“嗯,起來說話,你說你是甄宓的兄長?”
甄儼跪在地上,畢恭畢敬的答道:“回陛下的話,小人甄儼,中山國無極縣人,正是甄宓的兄長。”
“你家中除了你們兄妹還有何人?”劉辯正色問道,“你今年多大歲數,令妹甄宓今年芳齡又是幾何?”
甄儼跪地答道:“回陛下的話,庶民今年二十五歲,小妹甄宓今年十五。我們甄家兄弟三人,長兄甄豫,已在十年前因病去世,另有三弟甄堯,今年十七歲。除了我們兄弟三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