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先生,冉天王已經於兩日之前戰死在涿鹿了。”
張繡這次是真的大吃一驚:“什麼?天王戰死了?”
宋江一面抹淚一面對吳用道:“加亮啊,你是從逐鹿大營逃出來的,你把那天晚上的戰況說給張將軍及文和先生聽聽。”
吳用咳嗽一聲,搖晃了下羽扇,面色悲痛的道:“大前夜,慕容恪與拖雷各自率三萬騎兵左右夾擊,我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為了保護大軍撤退,天王親自殿後,我等僥倖突圍,但天王卻死在了鮮卑人的連環馬下……”
“嗚呼哀哉,痛哉天王,哀哉天王!”聽了吳用的話,賈詡不由得拊膺頓足,一臉悲痛。
張繡本來對宋江、吳用的話不太相信,但看到賈詡如此表現,也只好跟著哀嘆:“惜哉天王,壯哉天王,竟然就此撒手人寰,實在是天妒英雄!”
宋江趁機表明來意:“唉……天王死的固然讓人痛心,但現在還不是哀悼的時候。胡人來勢洶洶,曹操虎視眈眈,我等在北方已經沒了活路。我與擒虎將軍打算率部南下,渡過黃河前往洛陽投奔朝廷,請張將軍一同隨行如何?”
張繡還未開口,賈詡搶著道:“代縣的許多將士都是天王的忠實信徒,要想帶著他們南下投奔,必須讓他們知道天王戰死的訊息。還請宋大人、吳先生、擒虎將軍走一趟軍營,把天王戰死的訊息轉告給諸位將士,讓他們明白若不找個靠山就沒有活路了。”
“此事好辦,交給我與加亮便是。”宋江大喜過望,欣然應允。
當下張繡與賈詡前面帶路,宋江、韓擒虎三人緊隨其後,策馬揚鞭直奔軍營。張繡下令召集城中的一萬七千將士聽宋江講話。
宋江登上高臺,一臉悲傷的把冉閔戰死的訊息敘述了一遍,最後抹淚道:“諸位弟兄,守衛我們的天王已經死在了胡人的馬蹄之下,從今以後再也沒有人庇佑我們了。北方再也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了,我們必須尋覓一條新的活路!”
聽聞冉閔戰死,代縣城內的一萬七千將士一片譁然,有人捶胸頓足,有人嚎啕大哭,有人握緊雙拳,高呼“替天王報仇!”
宋江正要丟擲前往洛陽投奔朝廷的言論,賈詡卻接過了話茬,大聲道:“宋公明大人說的有理,天王戰死,我等失去了領頭羊,再也無法抗衡兇殘的胡人,只能另尋靠山才有活路……”
“是啊,文和先生所言極是!”沒想到這麼輕鬆就勸服了張繡、賈詡,吳用心中高興,搖晃著羽扇附和,“我們必須另尋出路了。”
賈詡並不搭理吳用,繼續道:“曹公如今坐擁兗、豫、冀、並四州絕大部分土地,麾下將列千員,帶甲四十萬,實力僅次於東漢朝廷。而且曹公用人不拘一格,麾下許多將領出自寒門,我等便歸順曹公好了,相信在曹公的帶領下,我等定能替天王報仇雪恨,驅除胡虜!”
“哎……哎,文和先生、文和先生,不是說好了去投奔洛陽朝廷麼?”宋江頓時急眼,急忙伸手去拉扯賈詡。
吳用卻在心裡暗叫一聲不妙:“臥槽,被賈詡這老狐狸耍了!我看他與張繡分明早就有了投奔曹操的打算,只是不想背上叛徒的名聲,此刻卻借花獻佛。用我們的謊言來欺騙代縣的將士,把黑鍋全背在我們身上了……”
張繡之前與賈詡雖然一直在密謀歸順曹操,但害怕冉閔的威信太大,這些將士不肯跟著歸順。便透過流言蜚語的形勢放出風聲,試探將士們的看法,遲遲沒有正式宣佈投降曹操的決定。
這讓張繡一直愁眉不展,不知該如何說服代縣的將士跟著自己歸順曹操?沒想到今天宋江、吳用竟然來給自己送嫁衣,輕而易舉的就把這個難題化解了。
而且這倆傢伙還主動替自己背黑鍋,日後無論冉閔是死是活,都可以把罪名推在宋江、吳用的身上。是他們說冉閔戰死的,自己失去了主公,無奈之下才選擇投奔曹操的,這一前一後,性質可就大不相同了。
“宋公明真是及時雨也!”張繡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裡卻是心花怒放,由衷的對宋江誇讚了一聲。
賈詡怒視宋江,厲聲呵斥:“誰說我們打算去投奔洛陽朝廷了?天王手下的將士大多都是黃巾出身,朝廷每欲除之而後快,你讓我們去投降西漢,豈不是打算讓我們去送死?”
“不去洛陽,我們願意跟隨曹公,只有跟著曹公才能繼續駐守邊塞,才能繼續與胡狗作戰,為天王復仇!”
一萬七千將士群情激昂,紛紛對賈詡的話表示贊成,對洛陽朝廷表現除了極大的牴觸。
吳用自知中了賈詡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