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
為了安撫城內的軍心,讓他們知道援兵已經到來,趙雲決定單騎突圍入城,與吳起相見,制定共同破敵的計劃。打定主意,趙雲單槍匹馬的直衝聯軍營盤,奔懷安北門橫衝直撞。
此刻已經是午後,懷安城內的漢軍連日閉門死守,讓貴霜軍有些輕敵大意,猝不及防之下被趙雲單槍直入,殺的人仰馬翻,不消片刻功夫就衝到了懷安城下,大聲高呼:“某乃常山趙子龍,速速開門!”
姜松在城上見了大喜過望,急忙下令放下吊橋,親自出城迎接趙雲,併力殺退了追趕的敵軍,毫髮無損的進了懷安縣城。
趙雲還未下馬,姜松就心急火燎的道:“子龍兄,吳啟將軍要殺何元慶,你快去救人吧!希望何將軍吉人自有天相,子龍兄的到來能夠讓他免於一死!”
————————————————
(人物越來越多,紕漏也在所難免。文中虛構的間諜本來叫陳榮,結果上章楞是用“丁榮”的名字寫了一篇也沒有發現筆誤,在某位書友的提醒下已經修改過來。隨著篇幅的拉長,再加上網文追求更新速度,這種筆誤以後肯定會很多,即便是頂級大神也是在所難免。
有句話叫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沒有人提醒,這種筆誤還有一些比較隱蔽的錯別字,即便作者自己檢查多次也意識不到,所以請兄弟們多多包涵並指正。最後,關於黑誰誰不黑誰誰的評論越來越多,只能說一句情節需要,不黑敵人總不能黑自己的手下吧,如果一本書沒正面反面,大家都是偉光正、高大上,這書也就沒法寫了)(未完待續。)
七百四十二 縱千軍萬馬亦來去自如!
如何處置何元慶,讓吳起的內心很矛盾。
憑心而論,何元慶有功也有過,他自作主張登上牛角蜂,導致吳起軍被分割包圍,陷入苦戰;但何元慶在沙場上驍勇善戰,立下汗馬功勞,功過相抵的話罪不至死。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何元慶是何太后的侄子,若殺了何元慶必然會惹怒何太后,還有何元慶的堂兄何��淮傭�誄�糜牒蠊�惺韉校�跋煳餛鷂蠢吹氖送荊�獠攀俏餛鸌羆傻�摹�
前世的吳起為了封侯拜將,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殺了自己的結髮妻子,還因為母死不歸而背上了不孝的罵名,由此可見吳起的內心對功名異常看重。而現在的吳起品性與前世一般無二,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又怎會輕率的做出自毀前程的事情?
但吳起也知道為將者必須軍令如山,才能樹立自己在軍中的無上權威,達到令出必踐的效果。春秋時期的孫武殺了吳王闔閭的兩個寵姬,才樹立了他在軍中的絕對威信,如果自己連個何元慶也不敢處置,又何以服眾?誰能保證他日不會再次出現部將擅自做主的事情?
思前想後,左右權衡,吳起感到很是棘手,若只打何元慶一頓軍棍,那顯得有些不痛不癢,若真的把何元慶殺了,得罪了何太后與工部尚書何��凰擔�約菏窒賂�俏藪蠼�捎謾�
就在吳起猶豫著怎麼處置何元慶,既不會影響自己的前程又能震懾麾下眾將的時候,守衛城門的偏將來報。安北將軍趙雲單槍匹馬的在城外叫門。
這個訊息登時讓吳起喜出望外,只是表面卻沒有流露出來。在心裡打定主意後就吩咐姜松到北城門迎接趙雲。姜松前腳剛邁出門檻,吳起就聲色俱厲的叱喝左右把何元慶推出去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這登時讓姜松吃了一驚,本來以為也就是打何元慶幾十軍棍,小施懲戒就算了,沒料到事情竟然這麼嚴重。急忙心急火燎的催馬趕往北門,把趙雲迎進城來,心急如焚的催促著趙雲去從吳起的刀下把何元慶救下來。
“姜永年莫急,慢慢道來,吳將軍因何要殺何元慶?”趙雲一邊與姜松並駕齊驅,一邊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
姜松顧不得細說。把何元慶置吳起的將令於不顧,自作主張的率部登上牛角蜂,導致大軍陷入被動局面的經過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再三拜託趙雲:“子龍將軍與吳將軍將銜相當,有你求情定然能夠保住元慶將軍一命!”
“永年將軍放心,照你說的來看,元慶將軍功過相抵,罪不至死,雲一定會全力保住他的性命!”趙雲催馬揚鞭。加快速度,與何元慶急匆匆的趕往吳起的官邸。
將軍府議事廳,吳起面色如霜的居中高坐,軍師沮授在旁邊端坐。被反綁了雙手的何元慶跪在堂下,一干偏將、校尉分列兩旁,一個個面色嚴峻。不苟言笑。
“何元慶,你還有何話可說?”吳起冷冷的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