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對楊素父子心有芥蒂,但考慮著自己受了劉協的恩惠,應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陳宮還是擱下了私人恩怨,以公事為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楊玄感卻有些不耐煩:“陳公臺此言差矣,兵貴神速,當速戰速決,以雷霆之勢掃蕩敵方!如今劉辯主力大軍遠征青州,而劉辯又在下邳受阻,我軍若是趁此機會一舉殲滅岳飛主力,便可長驅直入,直搗金陵。若是按照你的說法,循序漸進,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飲馬長江?到時候劉辯主力大軍只怕已經班師回朝,還談什麼橫掃江東!此乃儒生之言,不足為取!”
聽了楊玄感與陳宮的爭辯,呂布復仇心切,雖然陳宮是自己的謀士,但仍然選擇支援楊玄感速戰速決的策略,正面擊潰岳飛主力的策略。
“玄感所言極是,我軍若不趁著岳飛主力出城野戰的機會將其重創,等賊兵退入宛城之後,再想殺敵就困難了。某支援玄感所言,明日陣前鬥將,好為我那陣亡的四員大將報仇雪恨!”
既然楊玄感與呂布兩位主將都同意正面決戰,陳宮的話自然就不會再有人考慮。一番軍議後,最終制定了明日全軍齊出,按照預定與岳飛軍鬥將單挑,挫其軍心,鼓舞本方士氣,繼而乘勝追擊,殺岳飛軍個落花流水。
漫漫長夜,不過彈指一揮的瞬間!
天色剛朦朧亮,嗚咽的號角便劃破了長空,震耳欲聾的顰鼓驚天動地。三座聯軍營寨齊齊敞開大門,十幾萬大軍如同潮水般湧了出來。
楊玄感留下徐榮守衛大營,親自統率王雙、郭汜,提兵五萬向漢軍大營逼進。左路的呂布留下陳宮率一萬人看守營寨,親率張遼、高順、侯成三將,引兵三萬餘人與楊玄感的中軍遙相呼應。而文聘、黃忠、石寶等三員荊州武將也不肯落後,引領了五萬人馬出了大營向東進軍,只留下王威一人率兵一萬守禦大營。
三營人馬將近十三萬,結成陣勢,旌旗招展,浩浩蕩蕩的向漢軍大營逼進。整齊劃一的腳步只踩踏的大地震顫,山搖嶽動。
有了楊七郎單槍匹馬獨挑敵軍五將的壯舉,漢軍鬥志昂揚,士氣如虹。岳飛下令開啟營門,帶著楊再興、趙雲、楊業、楊延昭、高長恭、董襲、武松等諸將,率領了八萬人馬出寨迎戰。
雙方頂著凜冽的寒風各自向前,在相距百丈之遙時亂箭齊發,射住陣腳,遙相對峙。
旌旗開處,黃忠有了昨夜之言,正想第一個出陣,立功心切的石寶早就策馬提刀搶先殺了出來:“某乃荊州大將石寶是也,哪個賊將敢來領死?”
岳飛手提瀝泉神槍,面色如霜,正要下令讓楊再興出戰,旁邊頭戴青銅面具的高長恭卻已經催馬出陣:“無名鼠輩,休要在這裡大言不慚,先讓高長恭來試試你有幾斤幾兩?”
(一個字忙,而且無法靜下心來碼字,今天只能一更了。這是兩章合成一章的大章節,四千字,非常時期,請大家多多諒解!)(未完待續……)
三百二十四 第一顆人頭
朔風怒號,黃沙漫卷。
二十多萬人馬在宛城野外兩旁分開,旌旗遮天蔽日,迎風獵獵招展。號角聲嗚咽悠揚,顰鼓聲震天動地。
荊州這邊石寶剛剛出馬搦陣,漢軍陣中就迎出了高長恭。只見他胯下白色大宛良駒,手提一丈六尺的鐵骨槍,大聲諷刺:“什麼石寶鐵寶,高爺從來沒聽過!爾等不過是以多欺少的無恥小人罷了,看我一槍將你挑於馬下!”
“我呸!”石寶不甘示弱,大聲回罵,“你管老子有名無名又如何?至少老子敢以真面目示人,不像你這樣藏頭露尾,頭上戴著一個鬼面具,只怕相貌醜陋的嚇死人吧?”
高長恭大笑:“莫要心急,待我斬下你的頭顱之時,便摘下面具讓你看個清楚,也好讓你在閻王爺面前有個交代!”
“那就讓老子割下你的腦袋看個清楚!”
石寶怒罵一聲不再廢話,催馬向前,手中九十多斤的大刀一招“力劈華山”,帶著呼嘯的風聲兜頭一刀劈了下來。
正所謂“一力降十會,一巧破千斤”,高長恭知道石寶的大刀勢大力沉,不敢正面迎接,策馬閃開。手中的鐵骨槍奔著石寶上中下三路連刺三槍,端的是疾如閃電,驟如奔雷。既然自己在力氣上不及對方,便用速度與變化剋制對手。
見高長恭槍法嫻熟,變化多端,石寶不敢小覷,當下收了輕視之心,施展渾身解數。揮舞著大刀猛砍猛劈,走的是剛猛霸道的一路。
在雙方二十多萬人的吶喊助威聲中。兩將酣戰近百回合,勝負難分。石寶自忖難以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