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管付出任何代價,都要娶李師師為妻!”
為了實現自己的夙願,吳三桂在沙場奮勇爭先,捨生忘死,為的就是能夠立下大功,向劉備提出請求,把李師師賞賜給自己。
一次次的衝鋒陷陣,一次次的刀頭喋血,吳三桂先後與常遇春、呼延慶、李文忠等猛人交過手,身背數創,但卻痴心不改。
吳三桂除了自己向劉備提出請求之外,還委託堂兄吳懿,堂姐吳莧。甚至是尚書令房喬向劉備表達自己渴望納娶李師師的意思,俱都被劉備婉言回絕。雖然遲遲未能打動劉備。但吳三桂依舊充滿渴望,只要李師師不嫁人。自己就有機會。
而現在,劉備竟然把李師師許配給張清了,這意味著吳三桂的美夢即將破碎,從前付出的一切鬥將化作雲煙,流的每一滴血,負的每一次傷都變得沒有任何價值。這讓吳三桂不能不感到憤怒,歇斯底里的憤怒!
“既然在劉備的眼中,我們吳氏這麼卑微,如此不值一提。乾脆反了算了!”吳三桂手按佩劍,雙眼血紅,猶如一隻隨時準備擇人而噬的野獸。
吳班雖然對劉備的厚此薄彼不滿,但聽到吳三桂說要造反,還是被嚇了一跳:“造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弄不好便是滅族之禍!你我還是與子遠(吳懿)兄長商議一番,再做決定吧?”
吳三桂斬釘截鐵的道:“大丈夫欲成大事,不可有婦人之仁!現在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豈能錯過?你我不趁著張飛、張清父子不在成都的時候。獻關投降劉裕,換取榮華富貴,等張飛歸來之時就沒有機會了。”
“你的意思是投靠劉裕、趙匡胤?”吳班又一次露出意外的表情,“我還以為你說的是投靠劉辯呢!現如今東漢大軍壓境。巴蜀遲早都是劉辯的,甚至整個天下都是劉辯的。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我等要投也應該投劉辯吧?”
吳三桂馬上嗤之以鼻:“元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因為劉辯目前手下人才濟濟。所以我們吳氏才不能投靠劉辯。”
吳班一臉不解:“此話怎講?”
“論資歷、論名氣、論才幹,劉辯手下人才一大把。我們若是投靠劉辯,只怕地位將會比在劉備手下還要卑微。若是那樣,我們背叛劉備又有什麼意義?”吳三桂手按劍柄,字字珠璣的給吳班分析利害。
吳班蹙眉沉吟:“投靠了東漢就算得不到重用,至少能保住我們吳氏吧?若是投靠了劉裕,被東漢大軍從益州驅逐了出去,我們吳氏在巴蜀便連立足之地也沒有了。”
吳三桂胸有成竹的說道:“元雄不必擔憂,據探馬回報,洛陽朝廷已經派周亞夫、史萬歲統兵五萬進軍巴蜀,而且趙普、杜如晦不斷的從天水、漢中給劉趙增兵。曹操也在中原地區蠢蠢欲動,他們是絕對不會坐視劉辯拿下巴蜀的,所以鹿死誰手,尤為可知!”
“只要你我兄弟開啟雒縣城門,放劉裕、趙匡胤大軍透過這道關卡,一舉拿下成都,則劉辯想要迅速佔領巴蜀的計劃定然會胎死腹中。到那時,咱們就是劉趙聯軍拿下成都的頭號功臣,不說平步青雲,至少也是炙手可熱,處境絕對比在劉辯手下卑躬屈膝好得多!”
吳三桂分析來分析去,最重要的一點卻沒有向吳班挑明,他之所以冒著風險選擇投靠西漢聯軍,最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李師師。劉辯徵調李師師前往江東的訊息已經不是秘密,吳三桂知道如果自己選擇投靠東漢的話,算是徹底與李師師無緣了。單憑這一點,吳三桂也絕對不會選擇劉辯。
“為了李師師,我必須奮力一搏!沒有了最愛的美人,就算給我江山,又有何用?”吳三桂手按佩劍,內心在怒吼咆哮。
但吳班卻顯得很冷靜:“背叛劉備干係重大,事關吳氏上下五千族人的性命,決不可草率行事。是該繼續為劉備賣命,還是該投靠東漢或者西漢,我必須與子遠兄長商議一番……”
吳班說著話扭頭就走:“趁著劉裕、趙匡胤按兵不動之際,我先回一趟成都,晌午就能回來。在我回來之前,三桂你切莫輕舉妄動!”
“兄長留步!”
吳三桂輕喚一聲,一個箭步追了上去,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劍刺向吳班的後背。
“咄”的一聲,鋒利的劍刃刺破了吳班的甲冑,透胸而出。
“三桂……你!”吳班伸手抓住透胸而過的劍刃,想要做出反擊,四肢卻已經綿軟無力,有氣無力的喘息道,“你……你竟然……暗算自己的堂兄?”
吳三桂面無表情的拔出佩劍,看著吳班緩緩倒地,語氣冰冷的道:“誰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