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劉仁軌同行就安全了許多,因此便同意了鄭成功的提議。
夕陽尚未落山,今天又風平浪靜,於是劉辯決定帶著張良、宇文成都、文鴦等人在鄭成功、劉仁軌的陪同下登船檢閱水師,給五萬將士鼓舞士氣。
在劉辯準備上船之時,楊玉環央求道:“陛下,臣妾也想跟著您看看大漢水師的氣派呢,陛下能否帶著臣妾上船?”
“不行!”
劉辯以不容置疑的語氣一口回絕,“等你到了乾陽宮之後還需要多多學習宮規禮儀,朕規定的第一條便是後宮不得干政,更不要說涉足軍事了。整個乾陽宮之中唯一有權力踏足軍營的只有賢妃穆桂英,其他的便是甄宓與武如意這兩個東、西皇后也不敢提出這樣的請求!”
在眾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楊玉環好不沮喪,蔫頭耷腦的肅拜領命:“陛下息怒,臣妾一時疏忽才提出這樣的請求,純屬貪玩,絕不敢有非分之念!”
得知天子駕臨青州水師大營,五萬將士精神飽滿的登上船頭,一個個高舉兵器,齊聲吶喊“吾皇萬歲,大漢必勝”,一時間聲振寰宇,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飄蕩。
劉辯穿行在甲板上,一邊向水師的將士揮手致意,一邊詢問鄭成功:“自從李世民進犯青州以來,你與李舜臣之間沒少打了仗吧?”
鄭成功畢恭畢敬的答道:“回陛下的話,自從李世民入侵青州以來,臣已經與李舜臣率領的唐寇水師交手十餘次,互有勝負,折損的兵力與船隻旗鼓相當。”
“我軍有這麼大的戰船,竟然佔不到便宜?”張良特意踩了下腳底鄭和寶船的甲板,一臉納悶的提出了質疑。
鄭成功無奈的嘆息一聲:“雖然我軍有寶船助陣,但李舜臣麾下也有堅硬的龜甲船,兩者各有利弊,互有長短。寶船體積巨大,正面對撞是海上的巨無霸,無堅不摧;但李舜臣發明的寶船機動靈活,船殼堅硬,而且數量多達數十艘,因此很難佔到便宜!”
“這李舜臣倒是個奇才!”張良聞言不由得誇讚一聲。
劉辯頷首道:“李舜臣的確是個水戰奇才,唐國也就這麼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海戰名將。不過,等王莽挖掘出石油來之後,就是唐軍水師的末日!”
檢閱水師完畢之後,筵席早已擺上,鄭成功與劉仁軌率領著麾下的數十名命將校一起為大漢天子接風洗塵,君主推杯換盞,開懷暢飲。
次日天剛朦朧亮,劉辯就帶著楊玉環、張良等人登上了鄭和寶船。在劉仁軌的指揮下,兩千將士拋錨,揚帆入海,奔江東方向而去。
臨行之前,劉辯叮囑鄭成功道:“從青州回到江東怕是需要半月左右的時日,這段時間斥候信鴿都聯絡不到朕,你用飛鴿傳書金陵,一起政事悉數由七位顧命大臣裁決!”
“臣恭送陛下!”
鄭成功作揖領命,率領眾將士站在岸邊目送寶船逐漸無影無蹤,這才返回大營依計行事。(未完待續。)
一千二百八十一 斧劈李元霸,錘震巨無霸!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坐落在三秦大地上的長安城氣勢恢宏,規模龐大,樓臺軒榭,殿宇巍峨,一場薄霧過後,煙霧繚繞,更顯壯觀。
自張騫出使西域以來,歐亞商道逐漸開通,長安成為了“絲綢之路”的起點,無數商人騎乘駱駝從遙遠的西域來到長安。雖然還沒有達到盛唐時期萬邦來朝的地步,卻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
到了靈帝時期,長安城的人口突破一百萬,猶在東京洛陽之上,全國各地的英雄豪傑、販夫走卒鹹集於此,更是熱鬧非凡。
即便黃巾起事之後天下大亂,但由於長安地處關中平原,四周除了崇山峻嶺之外就是雄關險塞,南有武關,東有函谷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堪稱固若金湯,因此二十年以來一直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
在這烽火連天的二十年內,長安城的人口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因為難民紛紛湧進城中謀生,竟然又上漲了十幾萬。導致長安城更是人滿為患,大街小巷上的行人絡繹不絕,摩肩接踵,店鋪鱗次,青樓櫛比,歡歌笑語,徹夜不眠。
但這一切,伴隨著孫武大軍的兵臨城下都戛然而止,就算百姓們並不在乎改朝換代,抑或是江山易主,但最起碼在塵埃落定之前都收斂了許多,紛紛躲在家中緊閉大門,不敢再像從前一般紙醉金迷。原本喧囂熱鬧的街道猶如鬧瘟疫一般,瞬間就冷清了下來。
北風勁吹,旌旗獵獵作響,不時有枯草被卷在空中打轉。
慶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