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李靖率領本部十五萬人馬東出虎牢關,穿過陳留,由曹操控制的兗州向青州進軍,強行借道過境。
面對著李靖浩浩蕩蕩的十五萬大軍,南面又有諸葛亮統率的十二萬兵馬虎視眈眈,曹操也不敢貿然攔截,免得遭到前後夾擊,只能龜縮在譙郡城中任憑李靖從眼皮底下穿過向東進入了泰山郡。
反正唐軍已經在青州集結了超過四十萬的兵馬,漢唐之間的大戰已經在所難免,曹操巴不得唐漢互相兌子,最好是青州境內的四十萬漢軍與四十多萬唐軍同歸於盡,那樣曹魏就可以滿血復活了。
曹操之所以恭送李靖大軍過境,除了不敢和李靖硬拼,避免損兵折將之外,還在等——等西漢丞相蘇秦的訊息!
蘇秦動身前往西域之前已經派遣了使者分別趕往譙郡與唐國,把自己準備聯絡安息、羅馬兩大帝國,組建“反劉聯盟”的計劃告知曹操與李世民。雖然曹操對蘇秦的計劃並不看好,但死馬當作活馬醫,那怕希望再渺茫也是希望,總勝過束手無策的坐以待斃。
曹**任何人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只要西漢一滅亡,劉辯將會騰出至少五十萬以上的兵馬掃蕩黃河以北,到時候不要說一馬平川的中原地區和徐州大地,便是冀州、幷州怕是也沒有兩三年的支撐頭!
而如果蘇秦能夠說服項羽、亞歷山大、劉邦以及西方的其他勢力達成反劉聯盟,勢必會讓吳起軍團陷入困境。曹操相信劉辯絕不可能對吳起麾下的五十萬大軍放任不管,也不會放棄廣袤遼闊的貴霜土地,在掃平西漢之後勢必會分兵向西增援吳起,到那時曹魏的壓力將會大大減輕,才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
因此曹操明白自己必須儲存實力,儘量的避免損兵折將,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和漢軍死磕。所以成功的交換人質之後,曹操便作壁上觀,任憑李靖軍團從兗州境內穿過。
李靖看到在徐州淪陷之後,青州已經和大漢疆域脫離,變成了一塊飛地。就算憑青州境內的物資支撐個三年兩載沒有任何問題,但多少會影響軍心,因此李靖在東進青州的途中,又順手攻下了東平、定陶兩座重鎮,西結陳留,東聯泰山,打通了一條青州通往司州、豫州的走廊。
定陶、東平兩座城池裡面的物資已經全部搬走,李靖大軍抵達之後曹軍望風而逃,漢軍兵不血刃的進入城池,出榜安民,宣告這兩座城池正式迴歸朝廷的懷抱。
為了避免曹軍捲土重來,李靖留下魏延、高昂統兵兩萬鎮守定陶,留下羅藝、孫禮率兵兩萬鎮守東平,自己帶著李存孝、花木蘭、太史慈、關勝、陳登、鄧艾等人率領十一萬兵馬繼續向東進軍,直到泰山郡方才駐紮下來。
打仗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大夥兒堆在一起划拳行令,也不是雙方聚集在一起數人頭,誰人多誰就贏。打仗更像下圍棋,山河大地就是棋盤,調兵遣將就是落子,只有審時度勢佔據有利地形,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李靖之所以選擇屯兵泰山郡,而不是前往相隔一百多里的濟南和劉辯、衛青會合,就是為了對抗駐紮在濟北國治所盧縣的李牧兵團。
就在李靖出人意料的主動放棄鄴城,渡過黃河進攻洛陽之後,李牧與冒頓、斛律光、李光弼率領著十五萬唐軍離開鄴城,順著黃河向青州進軍。並從魏延被俘的“陰谷”渡過黃河,一舉攻佔了濟北國治所盧縣,與濟南城外的李績軍團互為犄角,東西呼應。
但讓李牧沒想到的是,李靖棄守鄴城三天之後就攻下了洛陽,並迅速的移交給岳飛,以最快的速度增援青州,兵臨泰山腳下。這讓李牧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便和李靖隔著百十里路程相互對峙,等待對方露出破綻。
李牧的兵力被李靖抵消之後,李世民集結兵力合圍劉辯的計劃胎死腹中,兩軍差不多都在四十萬上下,旗鼓相當,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作為統帥必須小心謹慎,以免出現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後果。
對於曹操放任李靖大軍穿過兗州的做法,李世民極其憤慨,拍著桌案破口大罵:“這曹阿瞞真是太自私了,鼠目寸光,沒有一點大局觀!如果他全力擋住李靖兵團,再支撐一段時間,我們就有可能全殲青州兵團,甚至把劉辯生擒活捉了。沒想到曹阿瞞竟然不出一兵一卒,任憑李靖大軍過境,真是氣死朕了!”
但李世民罵歸罵,心裡也明白聯盟這東西並不可靠,彼此都是以利合以利分,當自己的利益與盟軍產生衝突的時候當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己,這是人的天性。
如果彼此換個立場,讓李世民站在曹操的處境,也不會選擇和李靖死磕,搭上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