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邊的典韋、許褚、夏魯奇、史建瑭等武將也俱都贊成郭嘉的分析:“劉辯如此冷酷無情,就連自己的姐姐與外甥也是痛下殺手,換了誰只怕也會心寒,更何況是薛仁貴這種鐵骨錚錚的漢子。若是這樣還不反,我等反而有些瞧不起他!”
向來沉默寡言的賈詡抬手摸了摸下頜的山羊鬍:“奉孝大人,容我多問幾句。以你的觀察,認為薛仁貴的投降值得相信幾分?”
“十分!”
郭嘉伸出了十根手指,“薛仁貴殺夏侯蘭的時候毫不留情,一箭射死了霍峻,根本不像詐降的樣子,而且他與劉辯已經勢同水火,容不得他不造反。”
曹操手撫鬍鬚,做了最後的決斷:“諸位,朕相信郭奉孝的判斷,而且之前的情報出自朕的桑梓之手,完全可靠。聯絡前因後果,薛仁貴背漢降魏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過於優柔寡斷反而會坐失良機,朕決定派遣一支兵馬前往許昌扼守,不知哪位將軍願往?”
“淵願意親自走一趟許昌!”
曹操話音未落,門外忽然響起了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只見一員虎將大步流星的由遠及近,眾人凝神看去,來的正是夏侯淵。
“哦……妙才為何突然離開睢陽來到了譙郡?”曹操有些意外,微微起身以示敬意。
夏侯淵拱手道:“臣手下的斥候刺探到關羽軍團目前已經過了陳留,正在朝定陶方向進軍,因此快馬加鞭來求一支兵馬助戰,準備在濟陰郡內伏擊關羽,挫一下漢軍的囂張氣焰!”
曹操略作思忖,隨即一口否決了夏侯淵的提議:“關羽驍勇善戰,孫武用兵神出鬼沒,此二人搭配不可輕敵。既然這支兵馬沒有北上白馬坡,便說明其目的並非進攻我大魏,而是準備去增援青州。那就不要去招惹關羽了,放這支隊伍向東便是!”
夏侯淵頷首道:“陛下所言極是,既然許昌已經重回我大魏的懷抱,固守許昌,威脅宛城倒是一個更好的出路。臣願意率領一支兵馬前往許昌坐鎮,伺機偷襲宛城,攻掠荊襄!”
曹操擊掌讚許:“論用兵神速,我大魏舍妙才其誰?既然妙才不請自到,這三軍主將非你莫屬了!”
曹操說著話,目光掃向單雄信、韓擒虎、夏魯奇三人:“朕決定派遣你們三人追隨妙才,提兵五萬連夜離開譙郡,前往許昌增援薛仁貴、于禁,固守城池,伺機偷襲宛城,不得有誤!”(未完待續。)
一千三百四十八 甕中捉鱉
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也許夏侯淵的用兵能力在三國排不上號,但其長途奔襲的能力絕對首屈一指,就連薛仁貴都被深深折服。就在郭嘉離開許昌的第三天下午,夏侯淵便出人意料的率領五萬曹軍出現在了許昌城外。
望著城下隨風飄揚的“魏”字大旗,薛仁貴揮手下令:“開門,諸位將士隨我出城迎接夏侯將軍!”
隨著“吱呀呀”的聲音響起,吊橋在寒風中顫巍巍的落下,高大厚實的城門緩緩敞開,全副披掛的薛仁貴腰懸佩劍,昂首闊步的在前引路,于禁則帶著宋琦、陳騰等一干偏將眾星拱月般簇擁在周圍。
“咴……”
一聲雄壯的嘶鳴,夏侯淵胯下的五花馬人立而起,彷彿他的主人一般驕傲。面對著一員降將,即便是威震天下的薛仁貴,依舊讓夏侯淵的內心不由自主的產生了驕傲。
“夏侯將軍!”薛仁貴站得筆直,拱手施禮,“薛仁貴率許昌城的一萬三千將士恭候多時!”
夏侯淵翻身下馬,與比自己高出半頭的薛仁貴對視了片刻,忽然大笑一聲:“哈哈……薛將軍,只要你好生為我大魏效力,陛下絕不會虧待於你,更不會像劉辯那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呵呵……日後還要靠夏侯將軍多多提攜。”薛仁貴露出討好的笑容,恭維一聲,儘量打消夏侯淵的戒備。
夏侯淵目光掃向略顯尷尬的于禁,臉色登時拉了下來,冷哼一聲:“於文則啊,看起來大漢朝的伙食不錯啊,閣下似乎比從前發福了。”
于禁憋得滿臉通紅,羞愧的無地自容,嘆息一聲:“只恨當初未能以死殉節,真是無顏面對陛下。”
韓擒虎在旁邊圓場道:“呵呵……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從前的事情不提也罷。文則將軍雖然有錯,但能夠策反薛將軍,也算是功過相抵。妙才將軍就不必揭人傷疤了,我相信經過這次波折之後,文則將軍一定會為大魏戮力死戰,以死報國!”
于禁低頭道:“蒙陛下寬恕重罪,既往不咎,于禁豈敢不以死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