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暗投,浪費了自己的天賦為唐國賣命?”
李存孝催馬後退數丈,循循善誘的勸諫羅通,“若你識時務,與你父親李嗣業一同歸順大漢,本將可以保你們父子有用武之地。本將也非常欣賞你的天賦,若是有機緣,願意栽培你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只是交手一個回合,羅通便知道現在的自己還遠遠不是這個大漢第一勐將的對手,再繼續廝殺下去要麼陣亡要麼失手被擒,還不如暫時虛與委蛇,假裝答應李存孝的條件,暫時全身而退,待將來長大之時再與他決戰不遲!
但羅通又想與李存孝較量一番,畢竟這樣的頂級勐將可遇而不可求,與他切磋一番所帶來的心得怕是比自己埋頭苦練半年還要管用。
想到這裡,羅通旋即改變了語氣:“好,承蒙李將軍垂青,小子榮幸之至。但你我交手不過才一個回合,我怎知你有多大本事,是否比我師父還厲害?你我便廝殺一番,若將軍能讓小子心服口服,我便勸父親降漢,拜李將軍為師!”
聽了羅通的話,李存孝目光中露出欣慰之色:“不錯,小小年紀便知道識時務為俊傑,孺子可教也!既然如此,你便放馬過來,讓你領教一番本將的武藝。”
“既然如此,小子得罪了!”
見李存孝上當,羅通叱喝一聲,催馬挺戟直取李存孝咽喉,又快又疾,勢挾風雷。
李存孝存心栽培,因此並未使出全力,一招“推窗望月”,右手禹王槊向外遮擋,輕而易舉的將羅通的方天戟盪開,同時右手畢燕撾揮出,“小心本將的雙手兵刃!”
李通急忙揮戟格擋,一招“蒼龍擺尾”,反手用戟柄擋住了李存孝的畢燕撾。
千軍萬馬之中,兩人槊來戟往,馬踏連環,廝殺的煙塵滾滾,寒光閃爍。
李存孝存心謙讓,因此只使出了七成的本事,以免傷害到了這個武學奇才。一直鏖戰到二十個會合,方才全面佔據上風,讓羅通只有招架之力再無還手之功。
“幸虧小爺我隨機應變,否則今日怕是要死在這飛虎將軍手中了!”
羅通心中暗自慶幸,虛晃一招催馬就走:“多謝李將軍指教,今日就廝殺到這裡吧!容我回去說服父親,一道歸漢。”
李存孝勒馬帶韁,放任羅通遠去:“我今日姑且放你一馬,還望你言而有信。若是膽敢欺騙於我,便是追到天涯海角,本將也要取你人頭!”
“我若是膽敢欺騙將軍,就讓我的父兄姐妹全部死在我的手上,讓我李通做個不忠不孝,天打五雷轟的小人!”
羅通唯恐李存孝變卦,一邊用誓言穩住李存孝,一邊策馬飛奔,心中卻暗自沉吟:“若誓言有用,這天底下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被雷噼呢!立個誓怕什麼,又不會少一兩肉流一滴血,這樣的誓言我一天能發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
兩軍已經鏖戰了大半天,魚俱羅與羅藝率領著五萬步卒尾隨而至,一聲吶喊加入戰團,使得漢軍迅速佔據上風。唐軍則在李嗣業、王伯當的指揮下且戰且走,朝黃河上的浮橋撤退。
魚俱羅催馬提刀趕了上來,在亂軍之中看見李存孝手下留情,放走了一個少年唐將,滿臉不解的問道:“存孝將軍為何手下留情?”
李存孝淡然一笑道:“這少年不過才十一二歲年齡,竟然能夠使用兩百斤的大錘,而且精通多種兵器,實在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讓我想起了廬江王。本將念他人才難得,便勸他棄暗投明,這少年也答應了,我便給他一個機會。”
“存孝將軍一片好心,只怕這少年未必遵守諾言。”魚俱羅搖頭嘆息一聲,催馬舞刀,追殺唐軍去了。
李存孝卻對羅通充滿期待:“這少年既然天賦異稟,想來不是言而無信的小人,我便信他一次,說不定能為大漢栽培一名勇冠三軍的勐將。”
想到這裡,李存孝更加堅定了放羅通離開的決心,催馬舞槊,追殺其他的唐軍去了,任由羅通漸行漸遠,逐漸不見了蹤影。
“唐將哪裡走,下馬受死!”
羅通催馬正走得急,忽然一聲吶喊,自斜刺裡殺出一員四十多歲的漢將,生的濃眉大眼,虎背熊腰,手提長槍攔住了去路。
羅通勃然大怒,手中雙錘一抖,大聲喝問:“來將何人?膽敢阻擋小爺去路,莫非活的不耐煩了?”
漢將手中長槍一抖,沉聲道:“我乃北平槍王羅藝,小娃兒小小年紀就上戰場廝殺,若是速速下馬投降,本將饒你一命!”
羅通冷笑一聲:“切,我當來的是什麼人,完全是個無名之輩嘛!漢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