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9部分

軍壓境,合肥城內的弩箭怕是消耗的差不多了吧?”諸葛亮一邊策馬徐行,一邊呢喃自語。

一路行來,諸葛亮已經反覆觀察了多次合肥地形圖,石塘鎮的地形猶如一個葫蘆口,被曹軍扼守住之後一時間還真難以突破。更何況曹仁乃是曹魏屈指可數的守城大將,坐鎮中原多年,就連岳飛都曾經誇讚過他;如今背靠曹操,全力防守,不拿出點真本事來只怕這石塘鎮還真不容易過去!

“叮咚……諸葛亮‘觀天’屬性發動,增加50專業智力點,當前觀測天象能力變化為150點!”

諸葛亮一邊策馬徐行,一邊抬頭看天,片刻之後臉上露出欣喜之色:“天助我大漢,此乃天助大漢也!”

“孔明將軍何處此言?”胯下白馬,身穿綠袍的姜維對這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左將軍發自心底的欽佩,因此說話的語氣也畢恭畢敬。

諸葛亮臉上的喜悅之色掩藏不住,手中羽扇朝北方不遠處的一座山峰指去:“風向馬上就轉變為西南風,姜伯約速速準備五萬支弓箭,帶著傘兵攀到山峰上。等西南風吹起之後放飛天燈,飛到合肥上空,把這些羽箭空投進合肥城內。一來給城內的將士提供弓箭,二來鼓舞軍心!”

姜維抬頭看看,依舊北風呼嘯,但出於對諸葛亮的尊重,還是拱手領命:“末將謹遵左將軍之命!”

孔明燈乃是諸葛亮親手創造,自然格外重視,因此軍中常備有一千左右的傘兵,長年累月的訓練下來,這些士卒已經能夠嫻熟的操控天燈。此刻得了諸葛亮一聲命令,每人揹負七十支羽箭,拎著摺疊成一團的天燈,以及必要的松脂等助燃物,在姜維的率領下朝不遠處的山峰攀爬而去。

待姜維率傘兵上山之後,諸葛亮繼續與陳到統率大軍朝石塘鎮進軍,就算曹仁築造起一道銅牆鐵壁也必須給他撞開。若是姜維能夠成功的把羽箭空投進合肥城內,五萬支弩箭至少可以讓守軍堅持一天一夜。

這樣的話諸葛亮就可以從容不迫的和曹仁周旋,抓住機會突破防線,儘早兵臨合肥城下,與來自濡須的尉遲恭部隊會師逍遙津。

不遠處的這座山脈名叫“舜耕山”,傳說舜帝曾經在山腳下開田墾地,在山上築廬起居,故此得名。山脈主峰高五百多丈,乃是合肥地區最高的山脈之一,若是順風飛翔,十五里之後便可以飛抵合肥上空。

當將士們走到山腳下的時候,頭頂上還是凜冽的北風;可當姜維率部用了一個時辰,舉著松明火把攀上山峰之時,風向卻已經突然轉變,從西北風變成了西南風。

“太好了,孔明將軍當真是神機妙算,便是周公在世只怕也要自嘆弗如啊!”

千餘傘兵一陣歡呼,在大風中撐起天燈,點燃松脂,讓熱氣蒸騰。各自揹負羽箭迅速的鑽進吊藍之中,藉著呼嘯的西南風從山峰上騰空而起,猶如漫天柳絮一般朝合肥城上空飛翔而去。(未完待續。)

一千九十一 九死一生逃出生天!

南風勁吹,姜維率領一千名傘兵順風起飛,朝合肥上空飄去。

黃月英在幾年前為諸葛亮產下兒子諸葛瞻之後,便一直待在襄陽老家撫養愛子。閒暇之餘對孔明燈進行了多次升級改良,使得丈夫發明的這種飛行器安全性大幅提升,從一開始的只能順風飛翔,到現在已經有了可以控制方向的“傘舵”。

後來黃月英又發明了可以起降高度的操控器,配備了緊急關頭用來保護性命的降落傘。這東西比起天燈簡單多了,是劉辯在一封書信中提及,由黃月英親手製造出來的。

經過黃月英三年磨劍,悉心改造,現在東漢的這支傘兵勁旅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戰鬥力。而這也是傘兵旅改良裝備之後第一次投入戰鬥,諸葛亮對它的表現充滿了期待,雖熱正在督兵猛攻石塘鎮,卻總是忍不住抬頭眺望天空。

諸葛亮的推斷準確無誤,凜冽的西北風慢慢變成了西南風,而且風力在五級左右,最是適宜天燈飛行。倘若風力再大一些,則會對傘兵產生極大的威脅,隨時有燈墜人亡的可能;如果風力小了,則天燈飛行緩慢,容易遭到敵軍攻擊。

“此乃天佑大漢,看來合肥可以保住了!”

諸葛亮仰頭望著繁星般掠過的天燈,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同時向龍且、陳到傳令:“給我猛攻石塘鎮,天亮之前務必抵達合肥城下!”

石塘鎮殺聲震天,弩箭紛飛,而合肥城的戰鬥卻更加慘烈。

城內的弩箭幾乎已經消耗殆盡,不要說普通士卒箭壺裡空空如也,就連專門負責放箭的弓弩兵手中也只剩下可憐巴巴的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