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的李靖,以及南征貴霜的吳起,此三人俱都先後獲得假節鉞的賞賜,有權利直接斬殺地方以及雜號將軍,而不必稟奏朝廷。
至於諸葛亮,則是在離開成都的時候被劉辯授予了假節鉞的權力,為的就是怕薛仁貴自恃身份而不受約束,讓諸葛亮拿出假節鉞來嚇唬一下這個便宜姐夫兼大舅兄。
在劉辯看來,要想擊敗傾巢而出的曹操,必須把淮南的兵權集於一人手中,避免造成各自為戰的局面。兩相比較,劉辯認為諸葛亮比薛仁貴更適合統率三軍,因此在諸葛亮離開成都之前秘密授予了“假節鉞”,命他總督淮南戰場,抵禦曹魏的進犯。
只是諸葛亮性格篤厚,和薛仁貴發生爭執的時候為了避免激化矛盾,因此沒有抬出假節鉞來壓制薛仁貴。卻很聰明的選擇在這個時候,當著滿堂文武將校的面來表明自己“假節鉞”的權力。
除了諸葛亮及三大軍團主將之外,其他的小軍團主將大多都是“假節”,包括秦瓊、薛仁貴、霍去病、衛青、魏延、戚繼光、陸遜、趙括等小軍團主將或大軍團副將一律都是假節。而各州的地方刺史,像王猛、王守仁、商鞅、張居正等人則被授予了“持節”的權力,用來約束地方官員,震懾不法之徒。
正是因為東漢擁有“假節鉞”權力的人寥寥無幾,所以盧俊義和馬岱在看到諸葛亮的使者手持假節鉞的時候也沒有放在心上,甚至用“將在外上命有所不受”來回絕諸葛亮的命令。
而當諸葛亮此刻手持假節鉞,當著薛仁貴以及滿堂文武質問馬岱的時候,眾人方才大驚失色,紛紛在心裡嘀咕一聲:“啊呀……這、這諸葛孔明原來是擁有假節鉞權力的人?真是沒想到啊!”
“啊呀……原來孔明是陛下御賜的假節鉞大將啊?為何不早說呢!”薛仁貴有些汗顏,微微搖頭連聲自責。
不過薛仁貴仔細想想,如果諸葛亮剛一來到合肥就抬出假節鉞來壓制自己的話,只怕自己還真未必會服他的氣。十有**會修書給天子問個明白,憑啥讓諸葛亮一個年輕書生騎到自己頭上?難道自己的功勞和資料還不如一介書生麼?
而現在諸葛亮輕鬆化解了合肥之圍,運籌帷幄,調兵遣將,穩穩的掌控著大局。先是命龍且提前救援,從十幾萬曹軍的圍困之下救回了馬岱與四千多將士,又命姜維設伏射殺了曹文詔,比起薛仁貴九死一生闖陣,更加瀟灑從容。
如果說薛仁貴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行為是“一力降十會”,而諸葛亮的用兵之道就是“四兩撥千斤”,兩相比較,諸葛亮的表現更具有統帥風範,這讓薛禮不得不心悅誠服。此刻看到諸葛亮抬出假節鉞來非但沒有感到反感,反而對諸葛亮的篤厚心懷感激,覺得諸葛的確更加比自己適合擔任主帥。
看到諸葛亮一本正經的質問自己,馬岱不由的臉色驟變,囁嚅道:“這、這是陛下御賜的假節鉞吧?有權利直接斬殺雜號將軍及太守以下的文武……”
“馬伯瞻?”諸葛亮咳嗽一聲,“本將派使者持假節鉞召喚你與盧俊義退兵,你二人卻視若無睹。盧俊義已經戰死沙場,功過相抵,亮不再追問。可你非但不予以阻攔,反而鼓勵盧俊義抗命,以至於造成重大傷亡,亮問你是否知罪?”
“我……末將知罪!”
雖然正是寒冬臘月,大堂外寒風呼嘯,但馬岱卻額頭見汗,面色如土,不由自主的單膝跪倒在地,“末將當時被大功衝昏了頭腦,忘記了假節鉞的權力。也沒有看清形勢,更沒有阻止盧將軍,以至於中了曹軍埋伏。末將知罪,願受處罰!”
諸葛亮微微頷首:“馬岱你抗命不遵,蔑視假節鉞,以至於造成主將盧俊義陣亡,折損了一萬多將士。按照大漢軍律,當處以斬首之刑,不知你可是心服口服?”
在認罪之後馬岱如釋重負,心頭倒是坦蕩了起來,額頭上不再冒汗,臉色也不再蒼白。單膝跪在地上微微一笑:“左將軍處置得當,馬岱無顏面對三軍將士,願受斬首之刑,以儆效尤,讓三軍將士以後不會再重蹈覆轍!”
“馬伯瞻敢作敢當,果然是條漢子!”諸葛亮把假節鉞收了,高聲召喚一聲,“刀斧手何在?”
馬上有四名魁梧剽悍,手捧大刀的儈子手列隊走進了靈堂:“不知左將軍有何吩咐?”
諸葛亮朝馬岱一指,輕拭眼角的淚珠,叱喝一聲:“把這蔑視假節鉞,抗命不遵,害死主將的馬岱推出太守府斬首示眾。懸首營門,告誡三軍,日後若有抗命不遵者,定斬不赦!”
(ps:上一章序號又錯了,兩個1098,只是作者沒權利修改標題,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