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4部分

笑?你要去直管自己去吧,我楊素已抱定必死之心,誓要與洛陽共存亡!”

旁邊的一名參軍獻計道:“楊公何不率軍渡過黃河北上幷州,進入曹操的疆域暫時棲身?只要東漢大軍攻破洛陽、長安必然會揮師向北,朝幷州進軍,曹操一定會對楊公以禮相待。”

楊素撫須沉吟,目光中又燃起了鬥志:“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放眼整個天下似乎只有北上幷州一條路了。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這名參軍拱手答道:“回楊公的話,小人和你同姓,單字一個阜,祖籍天水冀縣。”

楊素讚賞道:“在這軍心惶惶之際,你還能如此冷靜,實在難得。自今以後,吾一定會好生重用你!”

“多謝楊公提攜!”楊阜拱手道謝。

由於糧草稀缺,楊素當即傳下命令,將所有強徵的新兵放走,只留下追隨自己多年的親兵,等到半夜時分悄悄放棄虎牢關向北,由武德縣渡過黃河北上壺關進入幷州棲身。

趁著楊素安排兵馬之際,楊阜悄悄修書一封,派遣了一名心腹提前離開虎牢關,快馬加鞭直奔懷縣,趕上李靖的大軍,把楊素的行蹤告密,作為自己的投名狀。

虎牢關西門開啟,被強徵的新兵一窩蜂的出關潰散而去,又有一萬多老兵趁機脫逃,留下來追隨楊素的嫡系兵馬已經不足三萬人,準備等到半夜時分悄悄放棄虎牢關,甩開岳飛兵團的追襲。

看到鄧艾一臉猶豫彷徨,楊素沉聲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既然你有心去投奔項羽,便帶了舊部去吧,我自向幷州進軍!”

“多謝楊公成全!”鄧艾長揖到地致謝。

待到日薄西山,鄧艾率領昔日三千多呂布舊部率先離開虎牢關,向西奔洛陽方向而去,準備由函谷關北上馮翊郡,走草原去遙遠的西域投奔項羽。

楊素則率領著將近三萬兵馬,偃旗息鼓,人緘口馬摘鈴,出了虎牢關向北奔武德縣境內而去,準備渡過黃河北上幷州暫時依附於曹操,再圖後策。(未完待續。)

一千二百五十二 天下無弓

唐國,海州,白翎島。

這裡是唐國最西部的沿海港口,與青州的成山角隔海相望,兩地相距不過一百五十餘里,揚帆入海,順風順水的話兩天左右的時間便可以抵達彼岸。

此刻一艘大船正在海岸邊停泊,船上旌旗招展,無數唐軍士卒正在翹首期盼,等待一個重要人物到來。

岸上無數唐國文武同樣翹首以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個眸子裡逐漸流露出或者焦慮或者不耐煩的神色,只有一個年約四十歲左右,身材修長,氣度不凡的文官正胸有成竹,氣定神閒的等待。

“李大人,這司羿到底還來不來?可別是耍著我們尋開心!”一個頭戴幘帽的文官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朝這氣定神閒的文官施禮問道。

被稱作“李大人”的不是別人,正是被常茂爆表出世的晚清內閣大臣李鴻章,植入身份為李世民族人,因為內政手段了得,因此被委以重任,地位相當於漢朝的三公,在李世民出征的情況下與秦檜領銜滿朝文武。

李鴻章聞言撫須大笑:“呵呵……金大人請稍安勿躁,有本事的人大多一身傲氣,這司羿不僅射術冠絕全島,而且一身武藝也是僅次於趙王。能夠得到這樣的猛將輔佐,勝過千軍萬馬,我等為國求賢,多等待一個時辰又有何妨?”

金大人一臉半信半疑:“江湖傳言未必可信,要說他射術了得或許是真,但如果說武藝僅次於趙王,未免有些言過其實!”

李鴻章笑笑:“得了,金大人我也不和你爭吵,我這是得了奇人指點,親自前往太白山招攬,三顧草廬才把司壯士說服,答應下山輔佐吾皇征戰天下。為了顯示朝廷對他的器重,本官才邀請諸位同僚來為他送行,諸位就忍耐片刻吧!”

旁邊的秦檜插嘴道:“呵呵……兩位不必爭吵,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真金不怕火煉,有沒有真本事到沙場上一試便知!”

“全羅王駕到!”

隨著一聲清脆嘹亮的吶喊,一個年約二十歲出頭,相貌英俊,體格健碩,濃眉大眼,英姿勃發的年輕人身穿繡金蟒袍,披著一襲白色披風,催促胯下白馬,在一支百十人的隊伍簇擁下來到岸邊。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前些年被康熙大帝爆表出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植入身份為李世民的堂弟,父親與李淵一奶同胞,因此被李世民冊封為王,以全羅縣為封地,被稱作“全羅王”,在李世民出征的情況下與李鴻章、秦檜一起執掌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