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蘭說著話從懷裡摸出一封皺巴巴的書信,“這是子龍將軍去年寫給我的招降書,罪將早有歸漢之心,只恨一直沒有找到棄暗投明的機會。現在總算得償夙願,還望馮將軍看在子龍將軍的面子上,准許罪將歸降。”
馮勝對夏侯蘭的話半信半疑,質問道:“既然你有忠於漢室之心,為何加入了曹賊的叛軍?”
“回馮將軍的話,十年之前曹操在陳留募兵,那時候他還是忠於漢室的代表,首倡討伐董卓,罪將才加入曹操麾下。恍惚間十年過後,沒想到曹操竟然公開稱帝,實在始料未及,還請將軍海涵!”夏侯蘭在馬上拱手抱槍,對於自己的人生軌跡做了陳述。
聽了夏侯蘭的辯解,馮勝微微頷首:“既然你有忠於漢室之心,又與譙縣夏侯氏毫無關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你可率部隨我進攻于禁大營,在前面詐開營門,我率大軍掩殺而入,若能立下大功,定然可以將功補過。”
夏侯蘭拱手領命:“願從將軍吩咐,率部作為前驅,詐開于禁營門!”
與馮勝談好了投降條件,夏侯蘭策馬立於高處,大聲勸降魏軍:“將士們,我等本是大漢子民,之前為曹操效力,也是為了匡扶漢室,重振社稷。不想曹操狼子野心,竟然公開稱帝,導致戰火持續不休,餓殍遍地,民不聊生。如今王師高歌猛進,摧枯拉朽,曹賊已是風雨飄搖,識時務的隨我棄暗投明,對於禁反戈一擊!”
兩位主將一死一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這些曹兵早就軍心惶惶。除了一部分死忠仍在負隅頑抗之外,大部分魏軍紛紛繳械投降,表示願意棄暗投明。
夏侯蘭為了表明自己棄暗投明之志,親自提槍率部剿殺仍在負隅頑抗的曹軍,與馮勝前後夾擊,很快就殺的屍橫遍野,全殲了這股曹魏死忠。
“將士們,舉起旗號,隨我在前詐開于禁營門!”夏侯蘭手提長槍,策馬當先,表現的積極踴躍,最大程度的向馮勝獻上投名狀。
當下由夏侯蘭在前開路,馮勝率部隨後,浩浩蕩蕩的朝許昌城外的于禁大營掩殺而去。
相比幾乎全軍覆沒的曹軍,以及折損了將近一半兵力的史萬歲所部,張須陀的處境要好的多。
其一,伏擊的董襲戰鬥力較弱,其二,地形相對平坦一些,但最重要的是岳飛早就傳下了命令,無論是哪支兵馬遇上了張須陀,都不要全力進攻,儘可能的讓張須陀安全撤退。
張須陀可沒有猜透這裡面的玄機,愧疚的是由於自己的提議才導致中了漢軍的誘敵之計,慶幸的是自己麾下的兵馬折損不大,總算能夠給楊素一個交代。
“將士們速撤,我來斷後!”張須陀催促胯下青驄馬,揮舞手中破風劈山刀,指揮著兩萬將士原路撤退。
斜刺裡一聲鼓響,董襲率部掩殺了出來,胡亂的放了一陣弓箭,旋即率部退走。
漢軍一邊撤退,一邊齊聲鼓譟吶喊:“請張將軍率部向西北撤退,那裡沒有伏兵和陷阱!”
張須陀心中納悶不已,這些漢軍大聲叫喊是何用意?十有**使用的心理戰,企圖恐嚇我,使我不敢向西北撤退,好在其他路途中伏擊,我卻偏偏向西北撤退,看看能奈我何?
“全軍向西北撤退!”
張須陀跨馬提刀,指揮著人心惶惶的西漢將士奔西北方向撤退,繞道向許昌返程,一路上果然暢通無阻,沒有遇見任何阻擊。
一路行來,張須陀心情大好,在馬上自鳴得意:“竟然和我耍這樣的花招,當真是班門弄斧。如果這些漢軍不鼓譟吶喊,我或許還不會走這條路途撤退呢,這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就在張須陀率部撤退之際,許昌城外同樣殺聲震天。
看到長社縣境內火光四起,岳飛親自披盔掛甲,與高長恭、楊業各自率領兩萬兵馬,兵分三路朝于禁的大營掩殺過來,準備先撿軟柿子捏,打爆于禁,破解楊魏的犄角之勢。
“殺啊!”
暗夜之中,三路漢軍排列著整齊的步伐,舉著明晃晃的火把,踩踏的煙塵滾滾,地動山搖,氣勢洶洶的朝相距十里的于禁大營發起了猛攻。
“給我死死守住,派人向楊素求援!”于禁一邊咬牙指揮曹軍負隅頑抗,憑藉著防禦工事向漢軍亂箭齊發,一邊派人向楊素求援。
但于禁兵力只有五萬人,在分給了曹真一萬人守衛許昌之後,又撥給了夏侯尚一萬五千人前往長社劫糧,此刻整個大營內的兵馬只剩下兩萬五千人,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六萬漢軍,很快的就處在下風,被漢軍一層層的破壞掉防禦,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