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無從解釋,也不需要解釋。師傅已故,如今世上能用劍削出如此切口的,除了他只有師姐麥芒。
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是怎麼解決的,蘇一一失蹤的那天,陰有小雨。刑場人滿為患,但要斬的人卻遲遲押不上來。他沒有留下任何存在過的痕跡,除了那把從不離手的劍。
一把絕世的劍就這麼被丟在的地上,但絕世的劍終究是絕世的劍,這把劍很快引起了很大的風波。江湖裡的人都說,蘇一一走了,去過江湖裡的人都想過的傳奇日子去了。
那麼餘下的人,所能做的就是爭奪一把劍,劍的確是把好劍,非常快,唯獨傷不了鞘。但江湖傳聞越來越邪乎,傳到最後都說這把劍見過天子的血,得此劍者便可得天下。這是不科學的,因為蘇一一還在的時候沒能號令天下,這只是有心之人想要號令天下的一個噱頭罷了,那麼多天下,天下怎麼能不亂?
南方落葉,北方飄雪,又是一年。少了那把劍的蘇一一,並不引人注目,便是走在長安的大街上,也少有人能將他認出來。劍與他愛的師姐同名,師姐與小師弟之間的故事我並不想說,如果非要說的話老死不相往來是最好的結果,丟了那把劍也是最好的結果。
人要勇於追求,知難而進,但也要清楚界限,因為進而不得。對於愛情的追求,沒有結果其實也是一種結果,它本就不是什麼溫順的存在,你把你所有的溫柔和堅持列在一起,它也不會多看你一眼。
你在她不需要自己的時候離開,卻又在她需要自己的時候重新出現,這都是人之常情。雖然對方可能從來未曾要求你什麼,但你卻總是費盡心機,像累贅一樣付出,對雙方來說都是煎熬。年輕的時候,暗戀過人,和感情交過手,棒。但不論如何,你且放心,生活一定會為你留住一個人。但是不是你想要的那一個,不僅僅看你夠不夠堅決,還要看你夠不夠好運。
所幸對蘇一一來說,這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涯已經結束。他總是推諉,因為他真的擔當不起那無情的第一,什麼第一劍客呢?
他只是一個劍客而已,並且失去了劍的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像是一個劍客。
第一二六章 撲朔迷離(上)(今日四更,下午6點還有2更)
東漢賊人如此膽大妄為,為之奈何?這才是今天朝堂上,傅風雪也位列其中的原因。
“昔年是我朝和海國首先建交,於葉城開展貿易。而後林賢弟在草原出事,林夫人也在京中遇難。慕丫頭因此離開京都,我軍中實力一減再減,錯失了東征的最好時機,給了東漢喘息之機!而後為了利益,也只能與東漢合作。”
這還是陛下首次如此直接地提起當年之事,傅風雪抬起眼簾來看了陛下一眼,面無表情,意味不明。
眾大臣見陛下說起此事來,且言語之中多有不悅,也是心中明白,這位開國皇帝一直念念不忘東征一統天下之事。並且當年的情況說到底,鬧出那些事之後,傅風雪不肯出力也是一大原因。
若不是他早早請辭,兵部如今能爛成這樣?眾大人心中皆是如此腹誹道,卻是不清楚傅風雪暗中訓練鷹衛,滿世界撈情報的事情。
“今次東漢暗中勾結曹安民,設計意圖謀害我朝新科狀元,人證物證俱在!可這是風雪歸來才抓到的證人,才找到的證據!你們這幫人到底是幹什麼吃的?科舉舞弊一個比一個起勁!真要你們出力辦事的時候,一個個都是一問三不知!”
說起這件事來,皇帝那是止不住地火氣往上湧。“東漢混進來多少探子?多到都能組一隊弓弩手在京城裡伏殺當朝大員家的後輩了!這滿朝文武百官,就沒有一個聽到點風聲的嗎?!朕要你們有何用??”
這件事靜了些時日,卻是沒有想到陛下提起此事來仍舊如此光火。
一般來說,雖然陛下私下裡與那幫老臣,重臣商議事情的時候時常大聲斥責,但真要到了朝堂之上,還是極少會這般發怒的。
尤其這話裡所指的,東漢的賊子們潛入京城,真要計較起來,該是京師守備,禁軍統領李徹的不是。這位小王爺一向是陛下的得力助手,如今陛下這樣說的話,豈不是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思?
太子前日裡漸漸與林甫以及小王爺交好,因而此刻朝堂上,禮部尚書,太子太傅躬身出列,所言之事隱隱有為小王爺辯護的意思。
“臣聽聞,這其中些許人手調入京中的時候,有的是走了曹安民的路子,自兵部堂而皇之入京,自是無法查處。有的,則是走了京城裡某位皇子的關係,有這等人物為他們開路,京師守備實在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