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見趙杏山緊抿著嘴一言不發,嶽書瑤只得換一種方法說服他:“趙鏢師,咱們鏢局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接到生意、很久沒有出鏢了?”

“嗯,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人請我們押送財物了。”趙杏山的話語裡有著濃濃的失落,鏢局沒落的情況他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麼每一次押鏢能夠賺多少銀子呢?”嶽書瑤再次發問。

趙杏山一掃失落驕傲的昂起頭,道:“價值一千兩以上的貨物或白銀我們才押送,押送一趟收一成的保費。”

“也就是一百兩銀子了?”見趙杏山點頭,嶽書瑤接著說道:“那麼一般會去幾個人押送呢?”

“兩、三個鏢師。”

“要配小車、馬匹和糧草吧?一路上幾位鏢師還要投宿吃飯吧?還有過各處關卡需要銀子打點關係吧?”

嶽書瑤一口氣念出了一大串,這些都只是她根據常識做出的推斷,見趙杏山並沒有質問的意思,最後才一字一句的問出關鍵:“這些一路上的花費加起來,總共要花多少銀子呢?”

趙杏山稍微算計了一番。吐出一個大概數字:“一來一回大約花個二十兩銀子。”

“那也就是做一趟這樣地生意要至少三位鏢師來回奔波。而且花費地時間沒有十天也要八天。最終也就掙個七八十兩銀子。”

說到這裡嶽書瑤停了下來。理了理思緒開始對趙杏山講押送信件地好處:“那麼如果趙鏢頭幫村婦們把書信送去平安縣。可需準備什麼?”

趙杏山略微計算了下兩縣之間地距離。答道:“只要一匹快馬便足夠了。”

“那麼所需花費地時日呢?”

“若是上等駿馬。一日內便可來回。”

這個答案和嶽書瑤推測的差不多,以前嶽書瑤就老是聽說古代有日行千里的駿馬,雖然千里只是個虛指,但和實際也不會相差得太離譜,所以嶽書瑤估計日行個兩百里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

而太平縣和平安縣兩縣相距不過百里,所以嶽書瑤早就推算出一日之內便可來回,也就是說送信的鏢師省了時間不說,投宿、吃飯的費用也都一併省了下來,這在現代叫做節約成本。

不過嶽書瑤自是不能對趙杏山說送信可以節約成本,她得用古人的觀念將他說服,所以她繼續循循善誘道:“那麼趙鏢頭是否認同,押送信件與押送貴重貨物相比,省了人手、時日以及路上的各種花費呢?”

趙杏山雖然迂腐但也不是笨人,偏著頭思索了一番便點頭贊同了嶽書瑤的看法,見他認同嶽書瑤再接再厲的說道:“趙鏢頭此番前去送家書,平安縣的男人們肯定也會讓您再捎帶回信給家中親人,如此一來咱便可再賺上十四兩銀子。”

“也就是說光送書信,不但減低了人手和不必要的花費,一日之內來回便能掙個三十兩白銀,倘若把押送貴重貨物的時日用在押送書信上呢?”

秋香快言快語的接上話,道:“那十日咱鏢局便可掙上三百兩,掙的比押送貴重貨物還多呢!”

嶽書瑤點了點頭,給了秋香一個“孺子可教也”的表情,不過這也是以只押送一千兩貨物來打比方,嶽書瑤也不是就一杆子打死說押送財物沒前途,她只是想先說服趙杏山做眼前這單穩賺不賠的生意。

“這些倒都是其次,若是鏢局押送的是貴重貨物,那是不是會有被山匪劫去的風險?”

趙杏山這次答話倒是挺快的,鐵錚錚的答道:“荒山野嶺中自然是會有些惡賊,若是遇上了,趙某身為鏢師自當全力保護押送貨物!”

嶽書瑤嘆了口氣,越和趙杏山深入交談她就越發現趙杏山就是頭一板一眼的牛,認定了的事便會固執的堅持到底,不過這倒也讓嶽書瑤抓到了對症下藥的重點。

“那麼可有山匪會劫不值錢的家信?”

“家信又不值錢,自然沒有山匪會看得上眼。”

嶽書瑤其實很想大聲吶喊,你送那些信是“零風險、穩賺不賠的生意”啊!

可是規矩所迫,她只能繞彎了腸子,十二萬分委婉的解釋給趙杏山聽,不耐其煩的實行潛移默化。

“也就是說這送信的銀子我們完全沒有任何風險、輕易便能賺到手,這樣穩賺不賠的生意我們鏢局為什麼不做呢?”

趙杏山聽了自是沒什麼反駁嶽書瑤的理由,乾脆來個沉默是金,低著頭一言不發,嶽書瑤雖然內心幾近抓狂,但還是耐住性子繼續遊說他。

“趙鏢頭可是位古道熱腸的俠士?可願意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