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看不見一絲邋遢。
這下嶽書瑤被勾起了好奇心,拉著秋香指著那位村婦問道:“那位村婦為何一臉謙卑拉人便拜求,看起來也不似在行乞啊?”
秋香早就聽月娘說過嶽書瑤把腦子摔糊塗了,對嶽書瑤的問話倒也沒有感到驚訝,笑嘻嘻的解釋道:“小姐,乞丐哪能穿得那麼幹淨體面啊,那應該是附近村子裡的農婦。”
“農婦?那她上縣城裡到處求人幹啥?”嶽書瑤不解的問道。
“看她拿著信紙到處求人,應該是想問問有沒有順道的人幫她捎帶家書,”秋香說著掃了那村婦一眼,補了句:“看她拉著人就求拜人,也不管和對方熟不熟悉,一定有很要緊的事。”
秋香這麼一解說岳書瑤倒是有點明白了,古時候交通十分不發達,也沒有電話、網路這種東西,也沒有中國郵政為百姓服務,要傳遞個隻言片語確實挺困難的。
大戶人家還能專門派遣個下人專門去送書信,小老百姓想送家書報平安之類的,只有託順道的親朋好友捎帶了,這還得看有沒有朋友正好要去你想送信的地方,否則只能一直等、等到剛好有人順路。
聊了會兒嶽書瑤也歇息夠了,付了幾塊銅板便和秋香一起出了茶館,趕巧的是嶽書瑤一出門那位村婦就尋上了她,雙手拱在一起,焦急的問道:“敢問小姐近日可會去平安縣?”
“平安縣?”嶽書瑤一怔,一旁的秋香連忙小聲的在她耳邊說道:“小姐,平安縣在咱太平縣隔壁,離著有上百里路。”
嶽書瑤這邊在犯糊塗,村婦那邊卻是心急如焚,連著再追問了遍:“小姐近日可會去平安縣?”
“呃,不會。”嶽書瑤輕輕搖了搖頭,她都還沒分清楚東西南北呢,怎麼可能出遠門。
村婦聽了一臉失望,不死心的繼續問道:“那小姐府中可有人會去?”
村婦怕嶽書瑤一口拒絕自己,急急忙忙的補了句:“府中的親人、下人有沒有近日會去平安縣的呢?求求小姐好心幫小婦人想一想,小婦人家中真的有急事。”
看著村婦一臉焦急與渴望,嶽書瑤實在不好意思一口回絕她讓她希望破滅,但是目前嶽府裡她能使喚的也就只有兩個丫頭,試問秋香她們好好的怎麼可能會去平安縣呢?
嶽書瑤張了張嘴,最終心軟的悄悄岔開話題:“這位大嬸急著找去平安縣的人,到底有何急事?”
嶽書瑤這一問村婦的淚水像開了閘的水龍頭般嘩嘩直流,哭了半天發洩了心中的焦急苦悶後,才梗嚥著一股腦倒出肚子的苦水。
“我家孩子他爹在平安縣的石場裡幹活,前幾天聽說平安縣下了場暴雨,石場邊上的山頂滑下許多泥水和石塊,把整個石場都填滿了。”
“也不知道孩子他爹有沒有事,這幾天也沒捎回點訊息,我們整個村的男人都在平安縣討生活,村裡的老幼婦孺都快急死了!”
“村裡的姐妹們都四處託人幫忙捎信,但是因為那場暴雨山路變得更加難走,近期內都沒有人願意去平安縣,這可怎麼辦啊!”
嶽書瑤聽著聽著先是萬分同情村婦們的遭遇,但聽到“村裡的姐妹們都四處託人幫忙捎信”這句,突然靈光一閃腦海裡有了個賺錢的好點子!
嶽書瑤清了清嗓子,問道:“這位大嬸,你們託人帶信有沒有給跑腿費?呃,也就是說給幫忙帶信的人一些銀子?”
“那是肯定要的,若是小姐能幫小婦人把信送到平安縣,小婦人願意給您百文錢當跑腿費。”
“百文錢?”嶽書瑤輕輕的重複了這三個字一遍,眸底有奪目的光彩閃動,一臉若有所思的神情。
“小姐是嫌少嗎?”村婦聽了以為嶽書瑤是嫌棄錢少,急忙解釋道:“本來小婦人也想多出點錢的,可是今年連連下雨,地裡的收成很不好,家裡只能拿出這些錢了……”
嶽書瑤一聽連忙收住自己的思緒,連連擺手,解釋道:“大嬸,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沒有嫌少。”
嶽書瑤飛快的把自己一閃而過的想法整理好,在腦海中擬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把那位村婦請到一旁,客氣的問道:“敢問大嬸,你們村裡有多少戶人家?”
“我們村子比較大,大概有兩百多戶人家。”
嶽書瑤心中一喜,接著問道:“兩百多戶人家裡的男人都在平安縣的石場幹活?”
“差不多吧,小姐為何這樣問?”
“大嬸先別管我為什麼這樣問,敢問此刻村裡的兩百多戶人家,是不是都急著找人去平安縣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