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分體式設計,就是把一艘軍艦設計成可以進行分拆的軍艦。當需要的時候,可以把這些分開的軍艦進行組合,構成了一艘更大的軍艦。
比如航母,要是採用這種設計的話,會帶來很多便利,會有很大的好處。
不需要的時候,就是幾艘大型軍艦,可以在各處巡邏。當需要的時候,這些軍艦集合在一起,進行組合,就成為了航母。
這樣做的好處不需要說的,可以減少很多浪費。
舉個例子,要是航母附近正好有海盜劫持了民用船隻,這時候航母是去解救還是不去解救?肯定要去解救,不然的話,那會說不過去。
但是,開著一艘航母去打海盜,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用迫及炮打蚊子,太大材小用了。就海盜那點火力,隨便派一艘軍艦就能輪他個百八十回。
要是不能進行分體式設計的話,也只能開著航母去,浪費就浪費了,總不能不救人吧?
要是能夠進行分體式設計的話,那就簡單多了,分拆出一艘軍艦開過去就行了。
這樣的好處還有。比如在發生海戰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需要輕型航母就組成輕型航母,需要中型航母時就組合成中型航母,需要超級航母時就組合成超級航母。
要是不能進行分體式設計,在只需要一艘輕型航母就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卻開一艘超級航母去,太浪費了。
分體式設計還可以減少損失。比如在海戰中,航母的防禦系統沒有防住,被敵方的導彈打進來了,這時候進行緊急拆分,航母以最快的速度拆分成多艘軍艦。
敵人的導彈要麼被躲過去了,要麼擊中其中一艘軍艦,比起整個航母被擊中的損失就要小很多了。
這種分體式設計不僅適用於水面艦只,也適合水下艦隻。
水下艦隻就是潛艇了。
潛艇的作用不用說了,自從其出現以來,就倍受各國重視。
在二戰時,德國的“狼群戰術”更是聞名世界。當時的德國,在海軍這一塊上比不了英國,因為英國是一個島國,大海是其生命線。所以,英國不惜國力的打造強大的海軍,這讓英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只要英國海軍還在,英國就在。正是因為德國的海軍不行,德國不得不把登陸英國的作戰計劃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
當時,英國在歐洲大陸上戰敗,損失慘重,英國本土幾乎是不設防的。只要德**隊渡過海峽,就能攻佔英國。
德國沒有渡海作戰,就在於德國的海軍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
當然,德國也沒有坐等,而是利用其強大的潛艇部隊,攻擊英國的船隻,只要是英國的船隻,不管是軍艦還是商船,都要遭到德國潛艇部隊的打擊,這讓英國損失慘重,差點把英國給窒息了。
最終,因為美國不宣而戰,對德國海軍大打出手,這才把英國給解救出來。
這很好的說明了潛艇的重要性,利用得好,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所以,戰後,各國都在打造自己的潛艇部隊。尤其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潛艇被製造出來。
特別是戰略核潛艇,那更是一個國家安全的最後保障。不管陸地上打得有多爛,只有一艘戰略核潛艇生存下來了,不需要太多,一艘就夠了。那麼,就能夠復仇,就足以讓對手忌憚,不敢再對你下手。
正是因為看到戰略核潛艇的重要性,我們國家不惜代價的研究出了我們自己的核潛艇,保障我們國家的安全。
系統技術裡的潛艇,那叫一個先進,可以製造出重達幾萬噸的潛艇。
都知道,現在的潛艇也就幾千噸。至於上萬噸的潛艇也有,很少。
潛艇小的問題很嚴重,所載的武器彈藥少,續航能力不足,不足以在大海里堅持太長的時間。而且,因為潛艇小,導致內部空間有限,對軍人很壓抑,時間一長,很可能出問題。
潛艇,尤其是常規潛艇,內部的空間太有限了,連轉個身都成問題,睡覺也是個大問題。睡覺的空間很有限,想要翻個身都有困難。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生活,時間一長,人就會很壓抑,會暴躁,很可能會出事。
要是能夠製造出重達幾萬噸的潛艇,那就太美妙了。不僅可以搭載更多的武器彈藥,還可以擁有更大的活動空間,讓艇員能夠更好的生活,可以保持更好的戰鬥力。
而且,以葉晨開發的艦船材料,完全可以下潛得更深,就是去馬裡亞納海溝去觀光也不成問題,這好處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