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了的弟弟,子陽有說不完的話。家的溫暖是誰都代替不了的。家鄉的山,家鄉的地,小草,還有那顆小時候自己親手種上的桂花樹已經開花了,花香直入心扉。一切都是子陽在外面懷念的。

奶奶不停的忙碌著,子陽說過:“奶奶做的飯最好吃了。”看到一年多不見的孫女,奶奶高興得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奶奶要給孫女做最好吃的東西。

晚上,一大家人圍成一大桌,真的很熱鬧。自離開家鄉的那天起,子陽已經很久沒這麼開心過。奶奶不停的往子陽碗裡夾著菜,還疼惜的說:“看,都瘦成了這樣,唉!不知在外受了多少苦喲。多吃點,啊。”“奶奶,夠了,您看這碗裡都裝不下了;奶奶,我沒有瘦啦,您不知道,我這身板在外面可好買衣服了,不用試直接買,每次都很合身的。那些胖胖的人買衣服要跑好多地方呢。”在奶奶面前,子陽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小孩。

奶奶卻不停的嘮叨著:“哎喲!就是瘦了,你這臉,都成苦瓜了。來,多吃點。”子陽想,老人家是不是都是這樣來表達他們關愛的心情呢;也許她們表達愛的方式就是,就算你是胖了還是要說你瘦了吧。

吃完飯收拾好碗筷桌子。子陽把從深圳帶回給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的東西拿了出來,爺爺奶奶喜歡喝芝麻糊,子陽買了幾大袋。子陽問過奶奶,為什麼不喜歡喝牛奶,奶奶說有什麼味道,不喜歡。給爸爸媽媽各買了一件衣服。至於弟弟,在外聽說已經長高,就買了一支漂亮的鋼筆。

一家人都很高興。雖說禮物都很便宜,不值多少錢;可是,誰能拒絕晚輩的心意呢,他們在乎的不是值多少錢,而是那份心,那份情。奶奶說:“子陽,你看你,你在外賺錢不容易,還給我們買這麼多。”子陽看著滿臉笑意的爺爺奶奶:“奶奶,沒多少,你喜歡就好,家裡這種芝麻糊不好買的。”爸媽也說:“我們有衣服穿,不用買的。”“我的一點心意啦,長這麼大還沒給你們買過什麼呢。”

晚上,子陽跟奶奶睡一個床。子陽給奶奶講了很多外面有趣的事,奶奶聽得樂呵呵的,不停提出問題,子陽一一作答,奶孫倆交談到午夜才睡著。

在家呆了一個月,子陽決定走了。媽媽表情很認真的問女兒:“子陽,你真不想上學了嗎?”母親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女兒出門在外的一年多以來,她心裡深受著煎熬。她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只讀到小學畢業就綴學了。看到女兒如今又走了自己的老路,當媽的心裡那股難受勁可想而知有多深。女兒這次回來,她希望女兒好好考慮。作為母親,她不希望女兒走自己相同的道路。子陽的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與廣大的農民群眾無多大差別。在子陽看來,母親與別人的不同,那就是她的理解與愛。

媽媽的問觸動了子陽最深處的那根神經,子陽何嘗不想坐在大學的教室裡,何嘗不想漫步在大學的校園裡。可是,家裡的經濟條件決不允許供養一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子陽還想讓弟弟上大學呢。從自己選擇這條路開始,就已經不能回頭了。

“媽,不上了,我都快二十了,還讀什麼書啊,我可以一邊上班一邊自學啊。你們不用擔心的。”子陽安慰著母親。“二十?還早呢,你別給媽打哈哈。”“媽,我過幾天就走了。”說這話,子陽覺得心都揪緊了,如果可以,她真想天天陪著奶奶聊天,聽爺爺講很久以前發生的真實故事,給爸爸媽媽煮好飯等著他們回家。

親情是很偉大的,它可以戰勝很多的因難,可是如果沒有了麵包呢?

子陽小時候的夥伴,有的孩子都能叫阿姨了。子陽的同學,有的也已經結婚。聽說周家的子陽回來了,很多人都上門來說親。農家女兒,到子陽的這個年紀,還沒找婆家的也是麟毛鳳角。儘管提親人裡面不缺農家大戶,也不缺城鎮的商賈富子。子陽卻不想就這樣早早的結婚生子,她不想過著與父輩一樣起早貪黑的日子,也不想過早的揹負家庭的壓力。她要追尋自己的夢想。

子陽回來的這段時間。周家的門坎被前來提親的人踏破,爸爸媽媽接待到最後是哭笑不得,他們按照女兒的意思拒絕了來說媒的人。卻還是有人衝鋒陷陣,甚至於把人都帶來讓他們瞧。子陽不想好不容易才團聚的親情被這些熱心的人給打破,然她也沒有辦法,只能任人前來前往。只有奶奶最高興,奶奶說:“子陽有出息了,提媒的人都這麼多,一定要找個好孫女婿。”子陽對著奶奶笑,心想,奶奶想得還真多。自己還有那麼多事情沒有做完,何來心思談兒女之情。

父母看到了從小乖巧聽話膽小的女兒身上那股子韌勁。他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