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陰影裡傳來。
“啟奏聖上……正因為臣乃御史左丞……”李琅琊勉力接了一口氣,“身負進諫要職,怎能在關鍵時刻不理事務。”
一片沉寂。
“臣請聖上速速降旨,促那哥舒翰主動出兵!長久防守,恐要生變!”
這是楊國忠的聲音。殿上寂靜,沒有人敢回話。原先若是韋見素在此,還能略略爭衡,可如今韋見素不在長安。李隆基亦一言不發。趙儀然略略轉了目光,卻看到跪在身邊的李琅琊抬起眼睫,那沉靜的目光輕輕從楊國忠那裡掃過去。趙儀然不知怎的心裡突然顫了顫,某種感覺讓他覺得,李琅琊那目光意味深長。
“臣反對出兵!”
清脆而中氣虛弱的聲音在大殿上回蕩。又一陣的驚濤湧過了人群。
“退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聲音從金階上高高的陰影裡傳來。李隆基轉身要走到殿後,可他想了想,停了下來。
“楊國忠,李琅琊,你們留下。”
趙儀然一直扶著李琅琊直到西暖閣門口。
“趙大人,今日之情,琅琊感激不盡,請回罷。”李琅琊低頭道謝。
“你……你行嗎?”
“有何不可。”李琅琊的語氣平板,不帶感情。
“罷了……我就在這裡等你吧。李大人,請多多小心。”趙儀然籠袖,退到一邊。
李琅琊垂下眼睛。“——大恩不言謝。”
他慢慢地走進西暖閣。一邊立侍的太監宮女見狀連忙要上前攙扶,卻被李琅琊揮手製止了。明明只是幾步的路程,走起來卻格外漫長。李琅琊抬眼,彷彿是第一次見到一般,仔細地打量那些燦爛的裝飾和金碧輝煌的陳設。不知為何,他腦海裡突然想到了潼關那些粗糙的石頭城牆,還有士兵們碗裡粗糙的食物。他重新垂下眼,無聲而諷刺地笑了。他好不容易才走完那短短的一段,抬頭看時,李隆基正坐在榻上,楊國忠躬身立在那兒,不知在說些什麼。李隆基放下茶盞的當兒,看見了李琅琊。
“琅琊啊,怎麼也不找個人來扶著?”
李隆基此語一出,楊國忠居然急急走上前,扶住了李琅琊。
“啊……不敢不敢!不敢勞丞相大駕!”李琅琊怎麼也沒想到這一舉動,立刻推辭。楊國忠的手僅僅是扶著他的臂膀,就已經讓他渾身一陣僵硬。
“哪裡哪裡。李大人,你我同朝為官,正當多多照應才是。此事又算得了什麼!”
“罷了罷了,兩位卿家,過來說話。琅琊,你免禮。”
“謝聖上。”
楊國忠放開了手。“臣所述出兵一事,方才已經全數說完,沒有遺漏了。”
李隆基點了點頭。“你呢?你方才在殿上只說不能出兵,又是為何?”
“啟奏聖上,我軍實力不足,不能貿然大舉出動。”
“怎講?”李隆基的手撫上茶盞,盞裡的茶水輕輕晃動起來,“戰報已經說了,前幾日我軍方才試探過安祿山,他那幫手下啊……都是些烏合之眾,而且探子多次飛報,那叛軍似乎糧草將盡,士氣低落。——還有前月的試探之戰,我們不是贏了麼!”
“那若是叛軍故意放風詐敗,掩人耳目的呢?”
“李大人此言差矣!”楊國忠走上前一步,“您有何證據能證明此事?”
“楊大人,此事自然有人告知在下。”
“誰人告知?”
李琅琊正凝神抵擋著腰腹間傷口一陣緊似一陣的疼痛,此刻楊國忠步步緊逼,他一晃神就下意識道:“當然是……”
話說一半,他猛然驚醒過來,這話,原是八重雪說給他的。至於八重雪從何處得來,不用說,自然是皇甫端華。李琅琊冷汗涔涔,八重雪是萬萬不能說出口的,可皇甫端華呢,難道就能說出口了麼?他顫抖著,跪了下去,心裡深恨自己的無能為力。他不敢抬頭,不過他能想象出楊國忠此刻臉上露出的嘲諷而小人得志的神情。李琅琊咬緊了唇,他深怕皇帝逼迫他說出是誰,說了,就是出賣;不說,就是欺君死罪。
一雙繡著明黃龍紋的靴子出現在他的視線前。李隆基略顯蒼老的聲音響起。
“楊愛卿,就不要再問了。”
“是……”
李琅琊稍稍鬆了一口氣,可裡隆基接下來的一句話宛若當空焦雷,震得他一陣驚顫。
“琅琊啊……朕知道,你和那左將軍皇甫端華過往甚密。該不是他告訴你的罷?”
李琅琊一下子抬起頭來,一張蒼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