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也和玉石一樣枯竭了,他們的日子就格外難熬,算是這幾個村子裡,最難熬的一個。但是祝廟卻不怎麼採玉,從這個村子的名字就可以聽出來,祝的意思是男巫,他們那裡就是一個男巫廟,據說祖上的時候出過仙人,後代就神神叨叨的,很多人出去之後,就挑著一杆長幡,為人算命、看風水,算是繼承祖先家業。現在在下燕村的也有幾個,算是瞎婆婆麾下大將。
“估計是之前祖輩上山打獵順路找到的玉石。”尋玉也算是一個技術活,燕氏的尋玉是其中的一絕,他們祖先留下的《玉經》是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則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擅長尋玉這種活,有一種血脈上的優勢。其他的村子稍差,但如果是代代尋玉,也積累了許多的經驗教訓。
但並不是說其他人就沒有找到玉石的機會,同樣在鳥鼠山生活,零星撿到幾個,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往年就有這種情況。
他們不以尋玉為生,對玉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只當這東西是果凍色的銀子,賣玉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這些日子來玉商這裡賣玉的,多是這樣的人。
“看來老劉家餓慘了。”燕老五嘆息道,一旦荒年的時候,祝廟的大大小小的人就散出去,遊街串巷,半討半卜,也算是一種營生。但是刀劉村的人一大半是鐵匠,一小半是玉工,兩大支柱最近都不行了,往年刀劉村可是比燕氏更富有的村子。
“他們想要賣,就去賣吧……”子柏風也管不了他們許多,刀劉村幾乎沒有人來下燕村這邊,固守著自己的村子,子柏風不怎麼想管他們,不過有一點子柏風不得不顧及到,那就是二黑家就在刀劉村。
子柏風出發來蒙城之前,老爹和二黑也去了刀劉村,他們打算把二黑的老孃接過來。
當年二黑還有一個哥哥,不過卻是在十來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死了。二黑的老爹也是因為傷心留下了病根,加上勞累過度,前段時間也去了,家中只留下一個老孃,託鄰居照顧著。那時候刀劉村還沒到吃不上飯的程度,子堅帶二黑走的時候,也給二黑娘留下了一些銀錢。但是現在年頭太壞了,難保她一個女人在家裡不受欺負,子堅也早就合計著要把她接過來,就住在自家原來的院子裡。
子堅給二黑的那些零花錢,二黑都不捨得花,悄悄攢了起來。平日裡二黑去修磨盤,子柏風也給他算工資,再加上上山尋玉尋到了幾塊玉石,二黑就有些坐不住了,這天支支吾吾地跟老爹說想要給老孃送些糧食。
子堅喜歡這孩子的孝心,他一合計,就決定讓子柏風順道捎帶他們一程,等到回程的時候,再去把他們捎回來。
現在幾十裡的路途,對子柏風來說,還真不算是什麼事兒,一腳油門的事兒。
把燕大富父子送回了燕村,把燕老五留下監督他們把玉石放回去——其他人就直接跑著回去了,子柏風的船,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坐的。
然後子柏風就又轉道直奔刀劉村。
刀劉村在子柏風領地的最邊緣,距離蒙城較遠,但是水道卻很暢通,據說往年刀劉村就是利用這裡向外運送鐵礦、鐵器的。
和其他村子一樣,刀劉村也在山坡上,遠遠看過去,山坡上還殘留著一些礦洞、坑道,小溪的兩端還有許多的爐子,一邊是大甕一般的容器,一邊是一人高的風箱,這是刀劉村冶鐵用的。
而在爐子的旁邊,往往還有鐵砧鐵錘,只是現在都已經鏽跡斑斑,風箱也幾乎已經腐朽。
二黑他們一家,其實也不算是不務正業,這些風箱、坑道里面的一些木質設施,都出自他的祖輩之手,他的父親做風箱也是一絕。
在水道旁邊,還有一處碼頭,此時也已經荒廢了,子柏風在碼頭旁邊等了一會,沒見到老爹過來,有些疑惑。
他們明明約好了,大約這個時辰,就在這裡等著的,怎麼沒人了?
不會是發生什麼事了吧。
子柏風猶豫了一下,拍了拍兩條錦鯉,叮囑了一番,然後就跳下船,向村子的方向走去。踏雪跟著跳下船,荒草中晃了一下,就見一個黑衣的長臉少年緊緊跟在子柏風的身後走了。
子柏風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刀劉村了,刀劉村依山而建,似乎是為了防止火災,村子裡草木極少,建房子用的都是石頭,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處鍊鐵爐,不過此時這些爐子上都快長草了。
剛進了刀劉村,就聽到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其間還有子堅和二黑的聲音。
聽到他們的聲音雖然很大,卻並不怎麼焦急,子柏風倒是放下心來。
一路行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