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大判官和閻羅十殿的十殿王是相互制約的關係。

崔珏,字子玉,原是樂平(今山西昔陽)人。其父崔讓年屆半百尚無子嗣,便和妻子一同到北嶽寺祁子。當天夜裡,夫妻倆夢見一個仙童,手託一個錦盒,對他們說:“帝賜盒中之物,令君夫婦吞之。”開啟一看,盒中盛有兩塊美玉,於是二人各吞一塊。接著,崔讓妻便懷孕在身。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六月六日,崔讓妻分娩,生下一個兒子。這孩子一出生,神采就與眾不同。因其父母在夢中曾經各吞一塊美玉,遂取名為“珏”,意為兩塊合在一起的玉。

崔珏自幼勤奮好學,聰明過人,唐貞觀年間得進士,曾任山西長子縣令,任期內為百姓日夜操勞,率領百姓開荒種地,改造河流,廣置良田,且洞察秋毫,不畏權貴,辦事公正,兩袖清風。當地人都說他可以“晝理陽間,夜斷陰府”。

這年五月,崔珏下令十五、十六兩日禁獵。有人在城外偷獵一隻兔子,進城時被門吏搜出,門吏將其帶到縣衙。

“你明知故犯,不能饒你。你是想在衙內受刑呢,還是到陰府受刑?”崔珏問偷獵者。

“願到陰府受刑。”偷獵者以為陰府幽遠,難以到達,便選擇了陰府。於是,他便被放回家。

當晚,他剛剛就枕,便被兩個白臉、紅眼睛、尖鼻子鬼卒將他帶到一個大殿,只見崔珏在殿堂內正在審理罪犯。

輪到偷獵者時,他被判杖責50大板。

那人醒後,雖然沒發現身上有傷,但只感到骨痛難忍。3個月後,才能下地勞動。

一天,崔珏正與人下棋,忽有幾個黃衣使者前來拜見,接著又有百餘兵卒前來叩拜。崔珏喚出兩個兒子,對他們說:“我就要前往陰間赴任,掌管生死簿,你們不要難過。”說完,就去世了。

崔珏到陰間後,被閻王封為“主幽明”的首席判官。

郝宇念初二的那年暑假,曾跟父親回山西老家探親,在山西陵川縣禮義鎮遊覽了建於唐朝的崔府君廟。在那裡,當地人給他講了一個“泥馬救康王”的故事:

南宋初的一天晚上,從北方向南逃命的康王趙構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忽見一廟宇,便不顧一切地走進去,倒頭就睡。深夜,他忽然夢見一位身穿紅袍的神人來到他身邊,對他說:“金兵馬上就追上來了,你趕快逃走吧。門外已經為你準備好了鞍馬。”康王半信半疑,走出廟門,果然有一匹棗紅馬等在那裡。他躍上馬背快馬揚鞭,一路狂奔,很快逃到了黃河邊。這時,金兵已經逼近,他正不知所措,那棗紅馬竟然一直衝進那滔滔河水之中,載著康王遊過黃河。可是,令康王想不到的是,那棗紅馬一過黃河,就再也不動了。康王仔細一看,它已經變成一匹泥馬。原來,康王進的這座廟正是崔府君廟。那崔判官見他陽壽未盡,便點化廟中的一匹泥馬幫他及時擺脫了金兵的追殺。

第九章 生死簿(三)

崔府是個大殿,殿的周圍是個由百餘根一米多粗的原木圍成的迴廊。所有圓木都被漆成黑色,每一根圓木上都有精美的陰陽鳥、彼岸花等雕刻圖案。

迴廊外面有一對對的牛頭馬面牽著龍頭虎身的怪獸在巡邏。

從含冤、負屈那裡郝宇得知,這巡邏的怪獸叫“護府龍”,職責是保護崔府。一旦這圓木圍廊的建築發生火災,護府龍嘴裡就會噴出源源不斷的水柱,及時澆滅大火,確保所有的生死簿不受損害。

崔府的正門前有兩根兩米粗的立柱,左邊那一根雕刻著一輪太陽,右邊的那一根雕刻著一彎月亮。郝宇不明白這太陽和月亮象徵著什麼。

迴廊裡面有兩個大殿,一個是“生殺殿”,是崔判官辦公的地方。另一個是“陰陽殿”。 郝宇猜想,陰代表死,陽代表生,陰陽殿就是存放生死簿的地方。

只見生殺殿門前一副對聯:

德高增陽壽

孽深加陰齡

進了門,郝宇看到,崔判官身材魁梧,頭戴一頂軟翅紗帽,身穿一件圓領紅袍,腰束一條犀角大帶,腳踏一雙歪頭皂靴,一對圓眼閃著威嚴的光,滿臉落腮鬍子像鋼針一樣豎起。他左手拿著善惡簿,右手捏著生死筆,讓人望而生畏。

一對牛頭馬面手持鋼叉站立在他身後,四名文武官員分別站立在他的左右。

“我冤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鬼魂正跪在生殺殿裡高聲喊冤。

“你叫什麼名字?何方人氏?有何冤?如實說來。”崔判官喝道。

“我叫辛向陽,蘭州市人。我陽壽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