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你要去殺俘嗎?”
“我,噓……”華雄連忙做出噤聲的手勢,“公子,別這麼大的聲音。”
薰俷厲聲道:“我不是和父親說過,請他不要這樣做嗎?我自然會想出解決的辦法。”
華雄面色尷尬的說:“公子,這不是沒辦法嘛……宛縣的糧食本來就不多,我們隨軍攜帶的糧草也僅夠維持一兩天。如果把這些俘虜算進來的話,每個人只有一天的口糧。給俘虜吃,我們的軍心會不穩;不給俘虜,他們肯定要鬧事。再說了,他們都是反賊,遲早都躲不了當頭的那一刀。與其這樣,不如給他們一個痛快。”
薰俷一皺眉,“不行!”
對於這種殺俘虜的事情,董俷是非常的反感。可他也明白,華雄說的並沒有錯。
其實,殺不殺俘虜,完全要看個人的選擇。
評書裡的曹操不就沒有在青州殺俘虜嗎?相反,他可是靠著那些黃巾軍組成的青州兵起家。
既然曹操可以靠黃巾軍起家,我為什麼不可以?
不得不說,郭嘉臨別時說的那些話語,對董俷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力。
“文開將軍,請在這裡稍候,我去向父親說明情況!”
“這個,公子您最好快一些,雄亦拖不了多長時間啊。”
薰俷知道,這也是華雄看在他的面子上,能做出的最大努力。當下一點頭,拱手道:“文開將軍,多謝了!”
說完他命董鐵牽來象龍,翻身上馬衝下了城頭。
華雄看著董俷的背影,對一旁的成蠡苦笑道:“咱們這個俷公子啊,我可是一點都看不明白。不就是一點反賊嘛,遲早都是要死的,何必要對他們如此的上心呢?”
成蠡笑了笑,心道:其實,我也看不明白。
第一部 少年遊 第一一五章 兄弟重逢
更新時間:2008…6…22 15:30:00 本章字數:6533
董卓和李儒也都感到頭疼。
不過他們所頭疼的問題不是在於俘虜的死活,而是在於未來的道路該如何走下去。
可以預料,潁川和宛縣兩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會給他們帶來何等的榮耀。但同時,他們也將面臨許多難以預計到的危險和困難。李儒很聰明,也很有心計。可不能否認的是,他有時候還是過於急功近利,考慮事情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全面周詳。
宛縣先敗後勝,說穿了和他沒有太大的關係。
那是靠著武將的拼死衝殺,靠著董俷這支奇兵的突然出現,才得以能夠扭轉敗局。
事實上,如果沒有董俷的出現,也許他們就敗了。
薰卓倒沒有責怪李儒。在他看來,如今的李儒還略顯年輕,三十歲的年紀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人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一個好的謀主,需要有天份,資歷和出身,三者缺一不可。李儒有天份,可惜在資歷和出身上,就差了一些。
“文正,你說朝廷會給我什麼獎賞?”
李儒皺著眉頭說:“加官進爵應該是少不了的,說不定還會做一州刺史?小婿說不好。”
“刺史啊……”
薰卓來房間裡徘徊著,自言自語道:“豫州這地方應該不錯……文正,你覺得呢?”
“豫州……”
李儒覺得腦子有點不夠用了,沉吟了很久之後,搖頭說:“以小婿之見,不太好。”
“哦?”
“豫州地處中原腹地。又比鄰京畿。雖說人傑地靈,可世族林立,門戶之見根深蒂固。岳父你別忘記了,當初你在*陽所遭受的屈辱。您認為那些人能接受您嗎?”
薰卓輕輕搖頭,“非常困難。”
“其二,這豫州雖然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可經此大亂,您也應該看出一些端倪。潁川乃四戰之地,多有流寇洗掠。潁川一亂,則豫州亂……到時候您能逃脫干係嗎?”
薰卓再次搖頭。“很難!”
“其三,自光武皇帝開始。能在豫州立足的官員,大都是士大夫出身的名士。而您……潁川雖然經過反賊洗掠之後破敗不堪。可這裡畢竟曾是天下士子嚮往地地方。您以為,咱們真的可以和那些士子相處下去嗎?”
薰卓這一次,不搖頭了。
“照你這麼說的話,豫州呆不下去,那我們去青州、司州。實在不行,我們往南走?”
“岳父,豫州不接受我們。其他地方的世族。能接受我們?”
“那我們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