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能和董俷鬥個旗鼓相當地野人青年,是甘信地孫子,名叫甘賁,年二十二歲,表字鴻秦,號稱無難山第一條好漢,使青鋒矛、月牙戟,有百步穿楊的好本事。
在村寨茅屋中,甘信命人取來了猴兒酒招待董俷。薰俷忍不住問道:“老人家,這山寨裡,如今有多少人啊!”
甘信嘆了口氣,“不剩下多少人……三族加起來,不過四五百人,其中青壯也不過一百多人而已。剩下地,老的老,小的小。若薰侯在過個幾十年來,呵呵,估計人會更少。想當年,我們三族何等興旺,可如今……真是愧對了祖先當年地威名。”
的確,隨著歲月的流逝,只怕在過個幾十年,無難山就徹底消亡了!
從言談中知道,甘氏族人實際上還算不上真正的秦國人。
事實上他們來自於揚州,按照當時的說法,叫做吳越……秦楚聯姻,秦惠文王去了楚國的公主,也就是後來秦昭襄王的母親(mi)氏,甘氏的祖先作為陪嫁,隨氏一同來到了秦國,後來秦昭襄王登上王位後,把甘氏的封地就封到了義渠。
甘氏自秦昭襄王起,就一直作為秦國的將作大匠而存在。
據甘信介紹,秦國的兵械八成出自於甘氏族人之手,在當時的秦國佔據了重要位置。
始皇帝橫掃六國,把聚集天下之金鑄造出十二銅人。
對於當時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甘氏在秦國的地位。沒有戰爭,甘氏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好在,秦始皇雖然收攏天下之金,並沒有就此而忘記了武備。
蒙恬還在和匈奴開戰,所使用的兵器,也都是出自甘氏族人之手。
就連秦始皇陵墓裡的那些兵器,也全部是由甘氏族人打造出來,連發弩機可以在五十步內,貫穿三層甲冑。
“不會吧!”
薰俷聽到這裡,不由得失聲驚叫。
也難怪他會如此吃驚,馬均蒲元所造出的弩機,也只能覆蓋三十步的距離,秦弩居然……甘信自豪的抬起頭,“董侯,我若說一句謊話,就不得好死。”
王騰和白氏族人的長老白奕點頭說:“若無甘氏神兵,大秦雖可橫掃六國,只怕也要推遲數十年。”
“甘先生,您看我這弩機,如何?”
薰俷說著,讓人從兜囊中取出蒲元所制的弩機,遞給了甘信。
甘信接過來。看了幾眼之後,不由得驚奇道:“這弩機的設計的確巧妙,已經基本上達到了當年甘氏元戎地水準。只是裡面有幾
關尚不夠完善,只需改進一下,就可以復原當年甘氏度。薰侯,您這弩機,是什麼人制造出來的?“
“哦,乃是我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