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不念屬】《東觀漢記》曰:王郎遣將攻信都。大姓馬寵開城內之,收李忠母妻子,而令親屬招呼忠。時寵弟從忠為校尉。忠時召見,責數之以背恩反城,因格殺之。諸將皆驚曰:“家屬在人手中,殺其弟何也?”忠曰:“若縱賊不誅,則二心也。”上聞而謂忠曰:“今吾兵已成矣,將軍可歸救若母妻子。”忠曰:“蒙明公大恩。忠得效命,誠不敢內顧宗親。”又曰:信都反為王郎所置,信都王捕系祭彤父弟及妻子。使為手書呼彤曰:“降者封爵,不降者滅族。”彤泣報曰:“事君者不得顧家。彤親所以至今得安於信都者,劉公之恩。公事方爭國,不得復念私也。”

§文

【太宗文皇帝《祭比干文》】道喪時昏,奸邪並用;暴君虐主,正直難居。雖識鑑存亡,詎能遣兇殘之累;智周萬物,不能離顛沛之間。然則大廈將崩,非一木之能正;天道去矣,豈一賢之能全。奮不顧身,有死無二,蹈斯節者,罕有其人。所以悽愴風煙,靡尋餘跡,暄涼邱壟,空有其名。雖古今殊途,年代冥寞,式遵故實。爰贈太師,諡忠烈公,清酌少牢,以陳薄禮。遊魄彷彿,昭此嘉誠。

【陳李元操《為宣帝祭比干文》】自獨夫肆虐,天下崩離。觀竅剖心,固守誠節,忠逾白日,義概秋天,羲皇已來,一人而已。見馬卿之賦,恨不同時,聞李牧之名,願以為將。九原不作,恨深千古;聊伸薄祭,君其饗諸。

§贊

【周庚信《袁盎諫文帝贊》】千乘峻轍,六轡危行;路回松坂,山斜柳城。龍淵地狹,華蓋風驚。賢臣攬轡,可謂忠貞。

【梁元帝《忠臣傳受託篇贊》】太真英挺,投袂勤王;伯猷蹈節,身殞名揚。嶷嶷景倩,主亡與亡。嗟乎尚矣,惟國之貞。

【《忠臣傳諫爭篇贊》】子政鏗鏗,誠存社稷,朱雲折檻,遂其婞直。

§表

【梁元帝《上忠臣傳表》】資父事君,實曰嚴敬;求忠出孝,義兼臣子。是以冬溫夏清,盡事親之節;進思將美,懷出奉之義。是知理合君親,忠孝一體,性與率由,恩義致極。

§序

【梁元帝《忠孝傳序》】夫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由生所以盡孝,因位所以立忠。事君事父,資敬之理寧異;為臣為子,率由之道斯一。忠為令德,實所景行。今將發篋陳書,備加討論。

○孝第四

§敘事

《爾雅》曰:善事父母曰孝。《孝經》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禮記》:曾子曰:孝體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公明儀問曾子曰:“夫子可以為孝乎?”曾子曰:“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毛詩》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論語》曰: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韓詩外傳》曰:曾子曰:“往而不可還者,親也。故孝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以椎牛之葬,不如雞豚之逮親存也。初吾為吏,祿不過釜,尚欣欣而喜者,非以為多也,樂其逮親也。既沒之後,吾嘗南遊於楚,得尊官焉。堂高九尺,轉轂百乘,然猶北向而泣涕者,非為賤也。悲不逮吾親,故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孝子傳》曰:老萊子至孝,奉二親。行年七十,著五彩褊遙б攏��r鳥於親側。又曰:吳坦之性至孝,母葬之夕,設九飯祭。每臨一祭,輒號慟斷絕。至七祭,吐血而死。《呂氏春秋》曰:凡理國家者必先務本。務本莫過於孝。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綱紀也。執一術而百善至。《禮記》: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橫乎四海。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孝經·援神契》曰:元氣混沌,孝在其中。天子孝,天龍負圖,地龜出書,夭孽消滅,景雲出遊;庶人孝,則澤林茂,浮珍舒,怪草秀,水出神魚。

§事對

【陟屺 循陔】《毛詩》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旃哉,猶來無棄。束廣微《補亡詩》曰: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循彼南陔,言採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

【怡聲 愉色】《禮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