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天子所法也,佐王論道,以經緯國事。有德乃堪之。《詩》曰:尹氏太師,維周之氏,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鄭箋雲:毗,輔也。言尹氏居太師之官,持國政之平,維制四方。
【毗天子 備國師】《詩》雲:天子是毗見秉國均注中。《續漢書》曰:趙典篤學博聞,宜備國師。國師即太師也。
【燮陰陽 經禮樂】《尚書》曰:立太師、太傅、太保,惟茲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孔安國傳》曰:師,天子所師法,惟三公之任。佐王論道,經緯國事,和理陰陽。《大戴禮》曰:天子不論於先聖王之德,不知軍國畜民之道,不見禮樂之正,不察應事之理,不博古今之典傳,不閒於威儀之數,禮樂無經,學業不法。凡是其屬,太師訓之。
【訓帝躬 持國政】應劭《漢官儀》曰:平帝元始元年,孔光以太師見授。太后曰:“太師先聖人之後,道術通明,宜居四輔職,訓導帝躬。”持國政事見秉國均注。
【得於磻溪 賜以靈壽】《史記》曰:周文王得呂尚於磻溪,以為師,謂之太公。武王嗣位,號曰師尚父;成王即政,尊為太師。《詩》雲:惟師尚父,時惟鷹揚。應劭《漢官儀》曰:孝平皇帝元始元年,太后詔曰:“太師光今年老有疾,俊乂大臣,惟國之重。《書》曰:無遺老成,國之將興;尊師重傅,其令太師無朝。”十日一賜餐,賜以靈壽杖。黃門令為太師於省中施坐置幾,太師入省杖焉。已上太師事。
【元老 中庸】《東觀漢記》曰:詔雲:“行太尉事趙喜,三葉在位,為國元老,其以喜為太傅。時年八十,而心力克壯。繼母在,朝夕瞻省,傍無幾杖,言不稱老。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故京師諺曰: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相天子 錄尚書】《尚書》曰:立太師、太傅、太保,惟茲三公。論道經邦。孔安國注云:傅,傅相天子。《續漢書》雲:太傅一人,當以善道,無常職,世祖以卓茂為之。其後每帝即位,輒置太傅一人錄尚書事,薨輒省之。
【三讓高 萬事理】應劭《漢官儀》雲:和帝冊曰:“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彌高,今以彪為太傅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萬事理見上。
【明朝章 戒戎事】明朝章見《中庸》注。《大戴禮》曰:天子不惠於庶人,不信於諸侯,不戒於戎事。凡是之屬,太傅之任。
【三葉在位 百官總己】三葉見趙喜注中。又百官總己見三讓注。已上太傅事。
【上公 元老】上公見敘事。王隱《晉書》曰:王祥,字休徵,拜太保。制曰:耆艾元老,高行清粹,朕所毗倚,以崇道宏化。
【安天子 諫王惡】《尚書》雲:太師、太傅、太保,惟茲三公,論道經邦。注云:太保,保安天子於德義。《周禮》,保氏掌諫王惡。注云:諫者,以禮義正之也。
【任伊尹 職召公】《齊職儀》雲:殷太甲時,伊尹為太保;周成王時,召公為太保。
【明允篤誠 高行清粹】《晉起居注》雲:太保衛瓘,明允篤誠,有匪躬之志,其給千兵騎百人。高行清粹見元老注。已上太保事。
§表
【陳沈炯《為太傅讓表》】奏六代之樂,不能祈天;具百神之歌,無以動聖。延首帝閽,轉增危慄;百川沸騰,王室如毀。釋位同謀,諸侯總至;盟書會府,餘臣一人。若使幅巾衡巷,口絕平吳,朝遊赤松,暮過濟北,出就侯服,入褫龍章,則四郊有壘。誰守社稷?如其雄戟在前,強弩自衛,負孺子之圖,飾緣鶺之鼎,軍威重於護將,國禮貴於塞門。臣道尚卑,孰雲非逼。臣所以出謝公卿,入訓妻子,拜長陵之園,謁太祖之廟,不以九族違恩義,不以百姓負國家,所期陛下與北極同尊,朝廷與南山等固。
§碑
【周王褒《太保吳武公尉遲綱碑》】昔者王室蕃屏,同族謂之宗親;列國諸侯,異性稱為伯舅。元勳懿德,周崇齊魯之封;疏爵疇庸,漢重韓吳之秩。司勳載其洪烈,典冊備其徽章。山甫式列闢之功,紀績庸器;莊叔匡成獻之難,昭德彝鼎。鴻名盛業,公實兼焉。公命代挺生,膺期間出。嵩華峻極,降惟嶽之上靈;霜露所均,體中和之秀氣;寒松擢本,且觀後凋之質;真桂挺生,便結冬華之秀。固以辰昴膺慶,風雲交感者焉。公柔順內凝,英華外發;斧藻仁義,珪璋令範。危勁之節,貫四序而逾秀;堅真之操,經百鍊而無銷。加以逄蒙射法,遠中戟枝,養由箭道,遙穿懸葉,巧極將軍之伎,精窮校尉之官。及年逾艾服,任崇臺兗;甲第當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