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夷慕惠,絕越望風。無或慢易,在始慮終,無或安逸,在盈思衝。
○道路第十四
§敘事
《釋名》曰: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蹈而露見也。按《爾雅》: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歧道旁出也,)三達謂之劇旁,(旁出岐多故曰劇,)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康,樂也;莊,盛也;言交道康樂繁盛。)七達謂之劇驂,(驂馬有四,今此有七,比之方劇驂。)八達謂之崇期,(崇,多也,多道會期在此。)九達謂之逵。(逵一曰馗,言似龜背,故曰馗。見《說文》)。廟中路謂之唐。《釋名》又云;城下路謂之豪,(豪,翱也,言都邑內所翱翔祖駕處。)步所用道謂之蹊。(蹊,傒也,言射疾別用之,故還傒於正道。)又《廣雅》曰:驛、軌、堩、街、徑、闤、闠、〈田亢〉、〈谷幹〉,道也。又畛、塗、陳、阡、陌、術,亦道路別名。(《周官》曰:溝上有畛。《釋名》曰:塗,度也,言所由得通度也。堂塗曰陳,言賓主相迎陳列之處也。《風俗通》曰:南北為阡,東西為陌。《呂氏春秋》曰:子產相鄭,桃李垂於術。)昔黃帝為天子,匠人營國。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環途七軌,野途五軌,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至人四畿,凡道路之舟車轚互者,敘而行之。凡有節者及有爵者至,則為之闢禁野之橫行徑逾者。(見《周官》。)又《禮記》: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此道路之事也。《五經要義》曰:將行者有祖道,一曰祀行,言祭祀道路之神以祈也。
§事對
【劇驂 方軌】劇驂見敘事。左思《蜀都賦》曰:闢二九之通門,畫方軌之廣途。
【龜背 羊腸】許慎《說文》曰: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馗。魏武帝《若寒行》曰: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王智深《宋紀》曰:氏人揚難當,居在仇池山,高二十里,羊腸盤道,三十六回。
【八達 九緯】《爾雅》曰:八達謂之崇期。《周禮》:匠人營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鄭玄注曰:國中,城內也;經緯之途,皆容九軌。軌謂轍廣。
【鹿蹊 馬跡】《周易》曰:艮為徑路。鄭玄注曰:田間之道曰徑路。艮為之者,取山間鹿兔之蹊。酈元注《水經》曰:晉昌郡南及廣武馬蹄谷,盤石上有馬跡,若踐泥中自然之形,故其俗號曰天馬徑。
【九陌 四衢】《漢宮殿疏》曰:長安中有九陌。何法盛《晉中興書》曰:穆帝昇平二年,詔曰:“佽飛督王饒忽上吾鴆以辟惡。此兇物,豈宜妄進?”於是頓鞭饒二百,使殿中孫雲監臨,於四衢道焚之。
【迎鍾 徇鐸】《呂氏春秋》曰:中山之國有風由者,智伯欲攻之而無道也。為鑄大鐘,方車二軌以遺之。風由之君,斬岸堙溪以迎鍾,隨而攻之,而風由遂亡。《尚書》曰: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於路。
【交會 多歧】《爾雅》曰:五達謂之康。孫炎注曰:康,樂也,交會樂道也。《列子》曰:楊子鄰人亡羊,率其黨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亡一羊何追者眾?”曰:“多歧路。”既返,問獲羊乎?曰:“亡歧路既多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故返。”楊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隱金 堆石】《漢書·賈山》曰:秦東窮燕齊,南極吳越,蹕道廣五十步,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馳道之麗,至於此也。注云:隱,築也。《東觀漢記》曰:王霸為上谷太守,修飛狐道至平城,堆石布土,三百餘里。
【三條 九軌】班固《西都賦》曰: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九軌見敘事。
【藩竹 樹槐】環濟《吳紀》曰:天紀二年,衛尉岑昏表修百府。自宮門至朱雀橋,夾路作府舍;又開大道,使男女異行。夾道皆築高牆、瓦覆,或作竹藩。崔鴻《前秦錄》曰:苻堅滅燕趙之後,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資販於道。
【立鄙 列亭】《國語》曰:周制有之曰:列樹以表道,立鄙舍以守道路,謂置候人官也。《東觀漢記》曰:衛颯為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驛。
【斬蛇 焚鴆】《史記》曰:漢高祖以亭長送徒於驪山。夜經澤中,有蛇當路,高祖拔劍斬蛇。蛇為兩,徑開數里。焚鴆事見四衢注。
【束馬 覆輪】任豫《益州記》曰:江曲由左擔道,按圖在陰平縣北,於成都為西注,其道至險,鄧艾束馬懸車處。潘尼《惡道賦》曰:道深地狹,坂峭軌長;輪輿顛覆,人馬僕僵。
【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