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和劉曄展示:
“這東西叫做軸承,當初為了充分利用水力,提高水車效能,小弟耗費五個月時間,先後嘗試用木料、陶瓷、赤銅、青銅等材料製造,經歷多達一百二十多次失敗,最後在十五位匠師共同參與下,用石膏、粘土和蜂蠟等等製造各種模具鑄造,再透過熱漲法浸油套裝,經過多道嚴格的淬火和退火工序,終於做出這個精鋼軸承,雖然還很粗糙,還無法制造得更為精確,但用在馬車、風車、海船舵輪等物件上,已基本夠用了。”
劉曄抓起石桌上的另一個軸承細細檢視,輕輕轉動之後覺得很省力,再擺弄兩下細細琢磨,立刻發現其中巨大的價值和蘊含的高超技藝,興奮得反覆轉動不願放下。
糜竺看完劉存遞過來的軸承,細細查探之後終於明白,若沒有劉存提供的軸承,自己的工匠再多、技藝再高超,也無法仿製出效能優異的四輪馬車,哪怕做成了,也沒有劉存製造的馬車的堅固快速和高效率,因此糜竺十分聰明地問道:“子鑑能否長期向愚兄的家族商號提供軸承?”
劉存點點頭:“沒問題,不過小弟也有件事需要兄長幫助。”
“子鑑請說,你我之間不需要再客套了。”糜竺非常爽快。
劉存不客氣地提出要求:“小弟需要兄長的商號長年提供生鐵、銅錠、錫錠、鉛錠、水銀、桐油、蜂蠟、礦物顏料和樹膠等物,如鏡子就是用水銀等物為原料,透過精確配比產生化學反應,附著於高溫燒製並透過鋼模壓制而成的透明琉璃之上,再經過適溫凝固、恆溫保持、上漆封蓋和晾曬乾燥等工序,才能做成一面五寸大小的鏡子,之後製作木框和銅框,將鏡子鑲嵌固定,成為一面可以銷售的鏡子。”
不等被諸多新奇名詞弄迷糊的糜竺反應過來,劉存繼續說道:“還有,剛才兄長在鐵器工坊看到的那幾臺鋸床,先不說中間那面鋒利的圓鋸如何製造,也不說帶動圓鋸的精鋼橫軸與軸承,僅是邊上那個被子揚稱為鬼斧神工的螺旋式調節搖桿,就耗去小弟和上百工匠的巨大心血,從製作精確到絲毫的量具開始,到畫出圖紙、製作臘模、澆注鋼水、冷工細磨、淬火退火等等工序,才能製成一根搖桿。”
“再說造船,除了上好的木料,還需要樹膠、魚膠等材料,配製成船板之間的粘合劑和補漏劑,以特別加工的絲麻調配膩子為填充物密封防漏,再刷上防水桐油和配製的各色油漆。所以,若是沒有兄長提供的各種材料,根本無法大規模生產,這也是為何小弟希望兄長儘可能多掌握咱們擁有的諸多技法的原因所在,因為兄長的生意做得越大,對小弟的幫助也就越大,雙方的合作前景就會更好。”
糜竺徹底被繞暈了,甚至對仿製計劃生出了絕望,但劉存最後一段總結,給了他巨大觸動,也為他指明瞭雙方合作的方向,因此他立刻放下心中的那點貪念,不再執著於技術的獲得,果斷做出互通有無協作發展的重要決定。
劉存積極回應,在許多商品的獨家經銷權、最低定額等方面做出讓步,雙方當即叫來自己的總管,就深度合作達成書面契約。
糜竺為感謝劉存的誠意,主動送給劉存十萬斛米糧用於釀酒,並一次性貸給劉存兩千金的鉅額資金,用於擴大生產和工人培訓。
劉存投桃報李,將剛生產出來的兩臺水力鋸床、二十輛四輪馬車、一百套三寸軸承、自己親手製作已成絕版的一對五尺高的松鶴彩繪瓷瓶,慷慨回贈糜竺,頓時讓糜竺欣喜若狂,緊緊抓住劉存的手搖了又搖,久久不放。
************
ps:明天是週一,為了衝榜凌晨會更新一章,請大家到時候支援哦!謝謝啦!
第二十一章 擴張
新的一週了,巨火求收藏和推薦票,謝謝來!
******************
五天後,乘坐“珠山號”福船出海逛一圈回來的糜竺非常興奮,再次痛快地簽下兩年內購買十艘福船、每艘一百八十金的鉅額訂單。
依依不捨的糜竺喝完劉存和劉曄置辦的送行酒,坐上劉存為他專門設計由十名匠師日夜趕製出來的豪華專車,帶著劉存委託他進獻國君的一百瓶“琅琊玉液”和兩套精美瓷器,率領多達一百七十多輛滿載馬車組成的龐大車隊,浩浩蕩蕩離開夏河城返回下邳。
輕鬆下來的劉存帶著孜孜不倦的劉曄連續轉悠十天,突然接到妻子孫婉臨盆的急報,當下什麼也不顧,立刻打馬跑回珠山,到家發現一群穩婆堵住了臥室門口,滿身大汗的劉存立刻擠進去,握住正在承受分娩前頻頻陣痛的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