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書院的博士們看過之後大多一笑了之,不少人還調侃《青州時報》的主辦單位青州府衙的官員們,說他們為劉存的新政搖旗吶喊也該選個聰明點的辦法。
*********
ps:新的一週,求訂閱、月票、全贊和免費的推薦票支援,拜謝!(未完待續。。)
第一三二章 潛移默化(下)(為金沐燦塵大大加更)
出乎那些眼高於頂的名士預料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州時報》越來越受到各階層的重視和歡迎,逐漸顯示出巨大的影響力、號召力和深遠的政治意義。
等到琅琊書院那群新政反對派明白過來,《青州時報》已奠定其輿論宣傳領域的權威霸主地位,發行量逐月增長,發行範圍擴大到徐、幽、冀、兗各州,政治影響力遍及大半個大漢王朝。
劉存擔任名譽教授的琅琊農工商學院緊隨其後,於新年元月元日出版發行月刊《琅琊學刊》,登載學院各科師生的學術文章,大力宣揚各種算學公式的發現與驗證、格物原理的運用、建築設計的總結與創新、記賬與核算方式的改良、農業種植技術和工業製造技術的推廣等等,引發大漢各地專業學者的陣陣驚呼,獲得農工商各界的一致推崇,僅出版四期之後,《琅琊學刊》就被各界譽為“大漢王朝前所未有、最具權威性和實用性的百科學刊”。
相比之下,名聲傳遍大漢天下的琅琊書院黯然失色。
從各州湧來的年輕學子,越來越多地將考入琅琊農工商學院深造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開辦時間比琅琊書院晚半年的琅琊農工商學院如今已開設文史、地理、算學、農學、商學、格物、機械、工藝等八個學科,現有教職員六百二十餘人,四年制各學科學生兩千五百餘人,擁有盈利不菲的附屬工坊六個,學院的教學區和宿舍區比開辦初期擴大了兩倍。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遠遠超過當初令人歎為觀止的琅琊書院,各科教授、教習的薪俸和福利更是高得令人咋舌。幾乎囊括了大漢各地除經義文史之外的各種專才。
面對日益嚴峻的局面,譽滿天下的琅琊書院上上下下坐不住了。眾多急進師生紛紛找到山長鄭玄和學監邴原,強烈要求立即開辦自己的學報,建立屬於大漢士林的輿論陣地。
可是問題又來了,琅琊書院附屬印刷作坊目前擁有的雕版技術,無法印刷出《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那種精美清晰的效果,根據附屬印刷工坊幾名匠師陳述,琅琊書院的師生們終於明白過來:如果不去向劉存懇求,他們的想法根本無法實施!
首先,《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使用前所未有的“活字”印刷而成。劉存的義子劉振率領八十餘名工匠經過數百次實驗、耗時一年零三個月,才最終選用鉛加上其他金屬熔鍊鑄造出一個個能隨意排列組合的金字,根據文章內容選出需要的文字,按順序放入精密銅質板格中,校對完畢再經手搖式印刷機器一張張源源不斷印出來。
其次,需要珠山下屬作坊提供專用印刷油墨和專門紙張。
按琅琊商會最新《百業製造標準》,琅琊書院成立不久,就獲得劉存贈送的全套雕版印刷技術和油墨紙張,擁有了大漢天下規模最大技術最高的附屬印刷廠。長期以來按照珠山研究院修訂的《百業製造標準》,使用二號、三號標準字型印刷經史典籍,可一旦使用小於三號字型的四號、五號字型雕版印刷,就必須要有珠山鐵工坊提供的特製油墨。否則印出來的東西絕對一塌糊塗,慘不忍睹。
而《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使用更小的四號和五號甚至六號金屬字型、運用高效率高精度的活字印刷術印刷,字型筆畫越細。結構緊密,排版與印刷的技術要求成倍提高。印出來的報刊不但清晰精美,每張紙上所能展現的內容也是雕版印刷的數倍。
因此到目前為止。只有設立於珠山的印刷工坊和青州府衙附屬印刷工坊,才擁有全套技術和熟練的操作工匠,才能印製出諸如《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這樣的報刊,整個大漢獨此兩家別無分號。
第三、《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透過軍方遍及青州各主要水陸幹線的驛站和軍郵系統發行,各級驛站的軍用馬車、軍用郵船和客貨馬車天天來往於各地之間,每期報紙最遲兩天之內,就能將當日發行的《青州時報》和《琅琊學刊》送到青州各縣和比鄰州郡,如果沒有這條高速安全的發行渠道,琅琊書院哪怕印出更好的報刊,也只能徒呼奈何。
作為琅琊書院的山長和學監,鄭玄和邴原對此懷有的心情比任何人都複雜,他們一貫認同和支援劉存的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