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定會跟著去,想去夷洲的人多著呢,就看到時主公能給大公子多少艘大船了!”
“夷洲別的不多,就是山多樹多,土質肥沃,種稻子一年兩收,說不定兩年之後,大公子就能為主公建造一艘艘戰船、送來一船船稻米呢,哈哈!”
劉存微微搖了搖頭:“可是……我這心裡總是覺得虧欠振兒,而且他現在還太年輕,我擔心啊!”
“請問主公二十二歲時,可比如今的大公子更有名望?”公孫沛毫不客氣地出言質問,逗得國淵哈哈大笑,趙溶也裂開了嘴樂得不行。
劉存苦笑道:“先生饒了我吧,唉!看來得傷腦筋了,原先制定的計劃是分五年逐步拿下夷洲島的,如今振兒突然要過去,怎麼也得把相應官員、武器裝備、各種工具藥材給他準備好,移民與貿易計劃也要改變,不輕鬆啊!”
趙溶卻不以為然:“主公想得太多了……其實很簡單,為大公子準備足夠的各種工具和藥材即可,把青州新政全套法規和修改之後不敢實施的《大漢律》給大公子一份,再給個船隊和兩千步騎兵即可!”
“千萬別輕視大公子和追隨他的那幫年輕人,其中二十幾個俊傑是主公親授半年以上的門生,又經過這幾年的磨練,除了經驗和閱歷尚淺,別的方面不會比咱們這些老傢伙差到哪兒去。”
公孫沛非常贊同趙溶的說法:“延德說得對,年輕人嘛,約束那麼多幹嘛?主公不也是剛滿三十歲嗎?”
趙溶和國淵一陣大笑,劉存只好妥協,三言兩語把三個始作俑者打發走,獨自躺在火塘邊的搖椅上久久發呆。
**********
ps:求訂閱、求推薦票、求月票和全贊,謝謝啦!(未完待續。。)
第一四四章 朝貢(上)(求保底月票!)
北風怒號,漫天飛雪。
虎牢關外空無一人的曠野上,一支千餘騎兵和一百五十輛寬大馬車組成的朝貢隊伍,格外顯眼。
隊伍中高高舉起的十餘面琅琊軍戰旗,獵獵作響,一輛輛使用三匹健馬牽拉的滿載馬車上,都插著一面紅邊黃底三角旗,中間是黑色的篆體“貢”字。
朝貢隊伍的最前方,體魄雄壯的琅琊軍佐尉穩穩舉起一杆黑邊紅底大旗迎風而進,大旗正中央有個用銀線繡成的“劉”字,靠近旗杆的位置,從上而下排列四個大字:鎮東將軍!
這支朝貢隊伍從離開青州開始,就成為各路諸侯密切注視的物件,一路經過濟北國、東郡和河內郡,均獲得鮑信、曹操、王匡等各郡縣官員的熱情關照,沒有任何人敢打這支隊伍的主意。
強盜們看見這樣的隊伍遠遠就銷聲匿跡,諸侯們看見只能望而興嘆,大家心裡都明白,若不是黃河封凍,青州的朝貢隊伍不會走陸路,既然敢走征戰不停盜匪出沒的陸路,就不會擔心有人打他們的主意。
朝貢隊伍在虎牢關下被西涼軍官兵攔住,青州別駕國淵、城陽郡太守劉曄、青州府戍衛營都尉徐巖下車下馬,分別出示青州府衙印信、朝貢文書和軍隊調遣命令,費了不少勁才獲准進關,但被要求在關內停留三日,待稟報過國相之後方能定奪。
國淵扔出兩個琅琊金幣,隨即換來兩個重要訊息:討董聯軍南路軍正在向梁國(今商丘市南)集結,董卓已經從長安趕回洛陽坐鎮。
虎牢關至洛陽一百六十餘里。快馬一天輕鬆來回,所以國淵和劉曄在第二天上午就獲准通行。西涼軍還派出一名校尉和五十騎一路護送,於當晚亥時初刻。順利進入破敗不堪死氣沉沉的洛陽城。
剛要就寢的董卓接到郎中令李儒的稟報後非常吃驚,立刻讓人把一路護送的虎牢關校尉叫來,他要親自詢問。
聽完校尉的稟報,董卓臉色變幻不定,好一會兒才微微點了點頭:“劉子鑑的琅琊軍果然名不虛傳!還有那馬車,載重二十石(約合620公斤)竟然跑得如此迅速,可見青州琅琊軍的戰力確實強大啊!”
李儒深以為然:“如非琅琊軍強大,如今的青州恐怕已是賊寇叢生盜匪橫行了,劉子鑑確實是個知人善用銳意進取的豪傑。不得不佩服啊!”
董卓沉默良久,忽然抬頭問道:“你說,劉子鑑這次會給我帶來什麼?”
李儒沉吟片刻:“琅琊的精美器物和上等紙張絕不會少,他知道國相大人喜歡美酒,所以琅琊極品佳釀也是有的,估計還會像去年秋一樣,奉送國相大人五百套青州鐵工坊打造的騎兵盔甲。”
“至於別的嘛,大約就是進獻天子的五穀、豆油、雪鹽、貢酒、紙筆、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