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級貨船順利靠泊頓丘(今清河縣)河岸碼頭,衣著華貴的琅琊商會主事陸九在兩名侍從的陪伴下,快步走下船舷,遠遠就向含笑而來的韓馥等人致禮。
滿臉期盼的冀州刺史韓馥與族弟韓琚、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等人一同迎上,相互通報完畢,韓馥扶起行跪拜禮的陸九連聲問候,對這位近年來聲名鵲起的琅琊鉅商非常重視。
相互介紹完畢,韓馥接過陸九上呈的第一批貨物清單細細看完,順手遞給身邊的長史耿武,突然仰天長嘆起來:“子鑑大人的深情厚誼,令我冀州上下感銘肺腑啊!”
臉型消瘦濃眉深目的耿武看完清單非常激動:“太感謝了!都是我軍急需物資,沒想到子鑑大人如此體恤,高風亮節啊!”
在眾人和藹的讚美聲中,陸九再三致謝,然後委婉地提出個問題:“眼前四艘雙層貨船原用於近海貨運,此次運送的也是皮甲、海鹽和冬衣,吃水較淺,靠岸容易,但跟在後面的兩艘大貨船,都是為內河運輸特別建造的三層平底貨船,長二十丈,寬六丈五尺,載貨近兩萬石,均為三桅杆加兩舷各十二幅大船槳設計,全船使用五面大小風帆,比尋常所見的內河樓船要大得多,但運送的全是沉重的糧食、箭矢、兵器,所以落後了兩個時辰,只是眼前這碼頭水位太淺,恐怕大船來了無法靠岸卸貨。”
眾人著急了,為了青州這批援助物資,他們緊急修建這個碼頭,考慮到琅琊的海船都很大,還特意加寬一倍,誰知青州派來的貨船如此之巨,竟達二十丈長、近七丈寬,已經超出他們的認識,之前可都沒聽說過有這麼大的船啊!
韓馥也急了,連忙詢問族弟韓琚:“我軍最急需的正是兵器和糧食,要是無法靠岸卸貨,如何搶運前方?這還是子鑑大人送來的第一批援助,下面還有第二第三批要來的。”
身為武將的韓琚從未接觸過河運事務,哪知道怎麼辦?連忙轉去和耿武、閔純等人商議,最後發現誰都不知這段百里大河沿岸,哪還有適合大船停靠的渡口碼頭。
陸九見狀暗自嘆息,這種情況在琅琊軍中絕不會發生,別說軍中參軍和將校謀士對大河兩岸的區域無比熟悉,哪怕軍中一名統兵五百的普通軍候,也不會犯下這種低階的錯誤,由此可見,冀州軍的將帥們與琅琊軍將校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最後還是韓琚最先反應過來,他轉向陸九關切詢問:“先生一路過來,可發現北岸能夠停靠大船的地方?”
陸九恭敬回答:“有倒是有,離這一百五十里左右的下游,有個渡口叫倉亭津,渡口碼頭就是水深近三丈的大碼頭,來時看岸上守卒不少,似乎是公孫伯圭將軍的幽州軍,不知……”
韓馥不等陸九說完立刻拍板:“幽州軍目前駐紮的地方都是我冀州地盤,我正想派軍過去接管呢,不用想了,就是倉亭津!派兩部人馬過去,把倉亭津北面的陽平縣城(今莘縣)也一起拿回來!”
眾文武齊聲贊成,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他們和韓馥一樣,無法忍受公孫瓚霸佔冀州那麼多縣城,何況公孫瓚還公然在幽州軍控制的清河郡國及周邊各縣設定官員,大肆徵兵徵稅收刮糧草,使得韓馥和他座下文武一刻也不能容忍,幾個衝動的官員當場指責公孫瓚貪婪成性,列舉各縣富紳賢達被公孫瓚搜刮一空甚至家破人亡的事例,引起在場的冀州文武官員強烈憤怒,也讓韓馥更加堅定了收回冀州所有地盤的決心。
邊上的陸九和兩位侍從悄悄避到一邊,半閉眼睛豎起耳朵,將韓馥的態度和他麾下文武的言行牢牢記在心裡。
此時此刻,被韓馥座下文武齊聲譴責的公孫瓚就站在倉亭津寬闊的碼頭上,欣喜地望著青州來的兩艘貨船源源不斷卸下兵器和糧食,嘴裡不停感激劉存的仗義慷慨。
站在公孫瓚身邊一臉欣慰的年輕將領,就是青州刺史劉存派去聯絡的劉備。
劉備眼睛看著不斷卸下的各種物資,腦子裡想的卻是迅速惡化的整個戰局,心情沉重懊悔不已,他怎麼也沒想到,前些日子自己在高唐大肆徵兵天的公開講話,竟然那麼快就傳到四面八方,他剛率部到來,就驚愕地發現公孫瓚和很多幽州軍官兵都知道這事,都對劉備的義舉讚不絕口,對青州刺史劉存的慷慨仁厚、以及劉備與公孫瓚之間的手足之情津津樂道。
這本是極為榮耀的事情,可劉備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但高興不起來,反而深為愧疚,正因為他在高唐徵兵期間鬧出動靜太大,叛軍左翼主帥張純立刻做出應變,盤踞在平原西面三千烏桓鐵騎和一萬步卒已盡數向西收縮,導致劉存苦心謀劃的“以突然而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