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批陸續裝備馬蹄鐵,青州騎兵的戰鬥力獲得巨大提升的同時,戰馬的損耗大幅度下降。

悄悄量產不斷儲存的高橋鞍和精鋼馬鐙由於擔心洩密,至今仍未出現在青州軍和琅琊軍中,更不用說正在海上孤島靈山島上不斷生產不斷投入實驗的黑火藥了。

時至今日,高橋鞍、馬鐙和馬蹄鐵的生產技術在珠山兵器工坊的不斷改良下。已經非常成熟,一旦劉存需要。青州境內尋常的民間工坊也能根據樣品或者圖紙進行大量生產。

根據劉存的計劃安排,至少兩年之內各路諸侯無法獲知這一秘密,更沒有能力大規模運用高橋鞍和馬蹄鐵裝備各自的騎兵。

哪怕日後各路諸侯盡數裝備高橋鞍和馬蹄鐵,也無法追趕已經建立了完善軍事體系的青州軍隊。

目前,琅琊軍主帥王杞和副帥顏慎正在開陽王城西郊的新建大營裡大營,悄悄組建琅琊軍的第一個重灌騎兵旅,五千名重灌騎兵悄悄裝備了高橋鞍、馬蹄鐵和馬鐙,經過上百次試驗改良的戰馬護甲和專用武器,也已投入批次生產。

最遲不超過五月中旬,琅琊軍重灌騎兵營便可組建完畢,青州軍副帥太史慈接著就要組建青州軍的第一個重灌騎兵旅。

劉存的原計劃是組建兩個重灌騎兵師,濟州島馬場和小珠山馬場已培育出用於重灌騎兵的雄峻戰馬,但受制於優質種馬數量和繁殖能力,至少五年之內,依然無法滿足軍隊發展的要求,兩大馬場能夠大規模培育的依然是普通戰馬和馱馬。

糜竺、公孫旻、董卓、呂布等人數年來陸續贈送給劉存的一百五十幾匹西域馬和漠北戰馬,除十二匹分給高階將領之外,其餘都成了鐵山馬場保持血統用於繁殖的珍貴馬種,繁殖的第一批二十五匹血統純正的西域馬,如今均在四歲馬齡上下,其中大半需要留下做種馬。

精選的漠北戰馬與遼東戰馬雜交而得的後代也有五百餘匹,但這些雜交馬同樣需要建立全新種系,至少十年內,劉存和將校們無法指望獲得更多的重灌戰馬。

王杞和顏慎組建重灌騎兵旅所需的一萬二千匹戰馬,大多是兩年來從遼東和遼西陸續購入的,裡面三分之二的戰馬來自北海(今貝加爾湖)鮮卑人和丁零人部落,這些體形雄健、耐力和速度都非常好的戰馬如果不使用馬蹄鐵,四隻馬蹄同樣無法承受重灌騎兵的長時間驅使,這也是劉存接到王杞的彙報之後,不得不將高橋鞍和馬蹄鐵技術提前貢獻出來的重要原因。

如今,重灌騎兵已成為琅琊軍和青州軍高層無比期待的兵種,外界對此依舊一無所知,沒見過重灌騎兵的魏延和陳到自然也就毫不在意,他倆覺得自己麾下的騎兵無論裝備還是馬匹,都是天下最強的,因此,兩人喜滋滋前往洛陽東門外軍營,向贈給他們西域駿馬和寶貴兵器的主公劉存拜謝。

劉存見到魏延和陳到非常高興,一番問候完畢,乾脆一同前往營中校場出出汗。

陳到和魏延看到劉存換上的鎧甲和自己身上的幾乎沒有分別,感到非常不解,侍衛長翟趨看到兩人疑惑的表情後,低聲向兩人解釋道:

“外界有很多傳說,有人說,主公身穿上天授予的黃金甲,也有人說,主公的鎧甲是一千名琅琊大匠師花去一年時間製成,堪稱刀槍不入的天下至寶,這些都是胡說八道!”

“實際上從建軍開始,主公的鎧甲與咱們這些將校就毫無二致,真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主公的鎧甲左胸前沒有象徵品秩和資歷的軍銜標誌,倒是主公的長槍和佩刀略有不同,得自於罕見的隕鐵鍛造,出自技藝精湛的大匠師之手。”

“但是,我軍絕大多數將校的武器基本都是難得的精品,都是按照各人習慣和喜愛,交由珠山兵器工坊的大匠師用最好的材料打造而成,在外人眼裡,無一不是千金難求的神器,可在咱們這些將校眼裡卻很普通,軍候以上級別的軍官只要願意,都可以向珠山兵器工坊定製自己喜歡的武器,不過得自己花錢。”

魏延和陳到恍然大悟,心底裡對劉存更為敬重。

********

ps:謝謝孑與大大的打賞!巨火繼續求訂閱、推薦票、月票和全贊支援,感激不盡!(未完待續。。)

第一七九章 駕馭之道(下)

小將陳到對自己擁有與劉存幾乎一模一樣的長槍和佩刀很滿足,倒是對劉存的武技深感興趣,藉此機會,他低聲詢問比他大四歲的翟趨:

“仲明兄,軍中傳言,主公當年僅用一個回合,便槍挑張舉麾下大將張蓽,當時兄長是否在場?”

翟趨自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