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兄,請你一定要幫幫朕!”劉衝催促著,滿臉誠摯之色,此時如果要他跪下來懇求,他也會情願的。
劉若風答道:“天下神器,有德有能者居之。漢人也好,胡人也好,只要能保國泰民安,就是萬民之幸!皇上有安定天下的宏願,這是可喜的事,只要皇上順應民心,惠及蒼生,大業遲早可成!在下也想在皇上鞍前效力,無奈才學不濟,更兼我已看破榮華,無心官場,只想做一個山野草民,寄情草木。望皇上體察!”
劉衝非常失望,但仍不想放棄:“劉兄,這是留名千秋、福及萬民的大功業,請劉兄多用點時間考慮考慮。這樣吧,朕安排劉兄在城中多住幾日,等石將軍回朝,再請劉兄進宮,和朕一起說服石將軍。到時,去留與否,劉兄再給朕正式答覆,如何?”
“謹遵皇上旨意。”
劉若風拜別劉衝,走到門口時,瞥見左側轉角處三個女人的背影,左右兩個是丫環,中間那個,珠玉滿身,身材標緻,覺得很象一個人。一會兒,三個女人轉入另一條廊道消失。
劉若風悄聲問引路的太監:“請問公公,剛才那位娘娘是誰?”
太監白了他一眼。他醒悟,忙奉上銀票一張。太監小聲道:“大人,你問咱家算是問對人了。這位娘娘姓王,是前幾天石將軍剛剛送給皇上的,聽說還是什麼第一美女呢!皇上寵得不得了,天天晚上臨幸她。大人認識她?”
劉若風:“不認識,隨便問問。”其實,他已經知道,那個女人就是王紅玉,估計是石金破漢中後擄得,獻給了劉衝。他暗暗嘆息,為紅顏薄命!
劉若風在客舍住下,沒事就在城中閒逛。左國城規模並不大,比洛陽差遠了。城中大多是匈奴人,也有部分鮮卑人,漢人已經大半淪為奴僕或苦役,擁有自由的漢人很少。多數匈奴人、鮮卑人會說漢話,但他們平常所操的仍是各自的語言。房屋建築也和中原一帶相差無幾。胡人、漢人的最大差別是在服飾上。
城裡有幾座新建的寺廟,是劉若風上次來這裡時所未見到的,這和他此次從漢中北來在沿途所見情形相似,顯出佛教日益擴大的影響。當時,發源於天竺的這一教派,正透過西域,快速地向黃河流域滲透。
十一月九日,劉衝派使者請劉若風進宮。
劉若風以為是石金已經回來,不料入宮卻見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好似要舉行一個大*。來的人都是文武臣僚、王公顯貴,劉若風一個都不認得,他們的語言也聽不進去。劉若風沒見到阿拉西,向人問起,說是阿拉西獨自往西邊去了。
等了多時,劉衝在一群妃嬪們的簇擁下來到。妃嬪之中,並沒有王紅玉。
眾臣禮畢。
劉沖走過來抓起劉若風左手,對眾人大聲說:“諸位!朕先給大家介紹一位貴人。這位就是當世罕見的英才、前大漢皇帝劉若風!朕和他相識數年,已經是老朋友了。”而後,劉衝領著劉若風,把主要的王公大臣向他介紹,有大將軍劉耀,太保劉音,左衛將軍、石金的兒子石忌農,等等。劉若風只得與這些人逐一見禮。最後,劉衝竟拉劉若風挨著自己落座。
劉若風非常清楚,劉衝對自己如此的優禮有加,目的是為了“收”自己的心。
劉衝高聲道:“諸位!朕初登皇位,有賴諸位鼎力支援,使國運昌盛!今天,朕按照祖傳的習俗,在宮中舉行乞寒活動,咱們不分君臣,一起歡樂!”
太監高叫:“奏樂!獻舞!”於是,在樂舞聲中,人們開始飲酒作樂。
劉衝頻頻向劉若風勸酒,一些大臣也前來敬酒。劉若風推辭不掉,索性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後來,劉衝又讓一名妃子上前為劉若風斟酒。這名妃子玉面朱唇,眼似秋水,眉若春山,真是天下少有的美人!劉衝笑著介紹:“劉兄,她叫劉麗花,是太保劉音之女,是朕的左貴嬪,相當於第二皇后。”
劉若風不解:“皇上,何謂第二皇后?”
劉衝笑道:“劉兄不知,朕有很多個皇后,第二皇后,就是排在第二位的皇后啊。”
劉若風點頭表示理解,心中卻想,看來劉衝也是個荒淫的皇帝。
樂舞不斷變換著,有武士們的雄健之舞,也有少女們的熱辣之舞。
突然,樂聲驟停,眾人皆往舞場中望去。只見四名勁裝少女拉著一幅巨大的粉紅紗幔跑進場中。四名少女站在四角,紗幔圍成一個方陣。紗幔隱隱約約,裡面還圍著什麼。四角的少女拉著紗幔前後左右地移動,讓人們對於裡面圍著的物事漸漸有了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