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二人,並造出是二人互相搏殺的模樣。沒想到,馬芸卻把最後一步交給劉若風親自來完成。
劉若風跳進屋中,推了推二人,二人毫無反應;到門後聽了聽,外面吵吵嚷嚷,喧鬧不絕。劉若風小心地取出朱勳的摺扇,抖手展開。這扇非常特別,入手沉重,扇骨是精鋼打製,尖端銳利,足以制人死命;扇面是天蠶絲所織,堅韌無比,可擋刀劍,上面繪有一隻飛天之龍;扇柄處還裝有精巧的機關,可發射小型暗器。劉若風一隻手再抽出厲特的佩劍,將劍尖指著朱勳的胸膛,另一隻手則用摺扇對準厲特的咽喉。只要雙手一發力,朱勳、厲特便將命歸黃泉,再把兵器塞入朱勳和厲特手中,就布成了這二人一言不和、出手攻擊對方而雙雙斃命的逼真現場,就算有人懷疑,也是死無對證!如此,義軍內部便再也無人能對劉若風的領袖地位構成威協,他就能大展抱負、進取天下!
劉若風臉上淌出了汗珠,雙手不住地顫抖。他想到表姐竹青與朱勳不一般的關係,想到朱勳的先祖諸葛丞相,眼前閃現出和朱勳一同在鷹王峽伏擊盜賊、和厲特一起躍馬在孫承軍中衝殺的情景,他的手漸漸地感覺失去了力量。
突然,一陣猛烈的鞭炮聲傳來。這是除舊迎新的炮聲,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
劉若風用複雜的眼神看了迷糊中的朱勳、厲特一眼,迅速將扇、劍放回原位,縱身跳出窗外。
劉若風回到大廳,馬芸、尹且子投來詢問的目光。劉若風也不理會,徑直走入小屋內,大叫道:“朱兄、厲兄!你們怎麼喝趴下了?來人!把他們送回去休息!”
人們散盡之後,尹且子深沉地嘆息道:“少主!你不該存這一念之仁哪!作為帝王,他的心必須夠狠、必須夠硬、必須無情!”
劉若風面無表情地說:“先生!你不是曾讚我待人寬厚的嗎?怎麼又要我不存一絲仁心呢?先生不是自相矛盾嗎?”
尹且子默然,許久才說道:“少主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定能將事情處理圓滿!請恕微臣愚鈍,不能理解少主的胸懷。”
劉若風忙自責道:“若風一時失言,先生不要怪罪!先生的心意若風十分明白,以後還望先生不要嫌若風鄙俗,多多扶持!” 。。
第二十六章 居廟堂之高
正月的第一天,成都城內喜上加喜。
在利用原成都府衙改裝的臨時皇宮的臨時大殿——勤政殿裡,劉若風坐到了龍椅之上!他頭戴皇冠,身穿龍袍,“漢符天授”的玉璽擺放在龍案上。他高高在上,俯視著殿下群臣。那種宇宙八荒、唯我獨尊的感受,真的是無比美妙,讓人陶醉,讓人的心要飄起來。劉若風臉上露出了幾分得意之色。
馬芸換了一身標準的武士服,站在劉若風身後。他身前則站著一名老太監,名叫張元。本來,今天這個日子應該有很多太監來撐場面,但鄺涓找遍整個成都,也只找出這唯一的一個。說起來,張元數十年前曾在蜀漢宮中服侍過後主,與劉若風還算有一點緣份。
殿下群臣都穿著趕做的朝服,一派光鮮。左文右武,排在文臣首位的是尹且子,以下有鄺涓、賈宏、虛無子、申高等等;武將以朱勳為首,厲特、厲雄、李攀升、湯化龍、唐英、木修、張黑虎等列其後。
張元裂著缺牙的嘴、扯著破嗓門兒叫道:“大漢新皇今日正式登基!”
尹且子展開一紙文書,朗聲念道:“昔日高祖舉義兵,誅暴秦,上承天命,下順民情,開創大漢基業……王莽篡漢,*人怨。光武帝起而討之,安定天下,使漢室得續……及黃巾四起,董、曹亂政,至於傾頹。先帝發憤,忠良相助,蓄積力量於蜀地,欲圖興漢。然時運不濟……現詔告天下:少主乃漢室正統,英明神武,四方歸服。今日稱帝,延續漢祚,改元初平,號為昌文……賢良齊集,文武用心,昌我國運!”
尹且子唸完,殿下眾臣齊刷刷跪倒,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初次聽到這樣整齊的“萬歲”頌聲,劉若風竟有些不適應,一時不知所措。張公公小聲提示道:“皇上,快說‘眾卿家平身’!”
劉若風反應過來,抬手道:“眾位卿家平身!”
“謝皇上!”眾臣陸續站起。
後漢開國皇帝號為“光武”,要光大武帝的宏偉大業;劉若風則覺得文帝是最愛惜民眾的帝王,他欲昌明文帝時大治天下的不朽功跡,所以號為“昌文”。
接著,由張公公宣佈封賞事宜,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封王的有兩人,朱勳為欣漢王,厲特為成漢王;厲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