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確診了。老奴恭喜皇上,皇上龍精虎猛,乃我朝之福啊。”
這會子,在場的諸人都醒過神來了,忙忙地向皇上道喜。念過半百還能有孩子,建安帝亦是十分得意,將那名報信的太監厚賞了一番。比武自然是不看了,建安帝忙著回後宮看望立了大功的敬嬪。幾位皇子也尾隨在父皇身後,向敬嬪娘娘道喜。
莊郡王、仁王、賢王幾個,都向永郡王道恭喜,永郡王掩不住臉上的笑意,在攬月閣的正堂等了一個多時辰,待父皇和幾位兄弟都走了之後,才進內室看望母妃。
“兒臣恭喜母妃了,母妃可要好好將養身子,萬萬不可大意。”
永郡王一進內室,便先向敬嬪道喜,又問起父皇說了些什麼。
敬嬪秀麗的小臉染上紅暈,輕聲道:“皇上讓我想要什麼只管提。”
永郡王也露出笑容,“老來得子,可是人生最得意之事,父皇必定十分高興。”
皇上難得的體貼,敬嬪只覺彷佛被幸福包裹了,聽了兒子的話,小臉更添紅暈。
她孃家不顯赫,父親只是一方縣令,皇上還是皇子時,偶然路過她父親所管轄的小縣城,被她小家碧玉的氣質吸引,帶回了京城。這麼多年來,她一直不能算受寵過,好在她一舉得男,若不然,怕只是宮中的一朵枯花了。
“希望能再為皇上添個皇子,也多少能助你一臂之力。”敬嬪秀秀氣氣地開口,隨即又蹙了眉,“你自己在外面,一切要小心,要時刻記得,你是皇子,只能讓旁人成為你的棋子,切不可變成了旁人的棋子。”
永郡王知道母妃在擔心什麼,自信地揚眉笑道:“母妃只管放心,好生安胎,為孩兒生個弟弟才是。”
而梓雲宮中,內殿裡已經有了一地的碎瓷片,淑妃仍是覺得不解恨,用力地砸著引枕,“怎麼會是那隻老母雞有了身子?她不是已經四十了嗎?”
蔡嬤嬤努力安慰主子,“再如何,敬嬪也不可能比娘娘您得寵。”
淑妃瞪了蔡嬤嬤一眼,“你懂什麼!在這宮裡頭,若沒個兒子依靠,日後就只得淒涼二字。自我入宮後,皇上大多宿在我的梓雲宮中,可那幾個生了皇子的嬪妃,他仍是記得,每月都會撫慰一下。有了子嗣,這份情義就與旁人大不相同。”
蔡嬤嬤忙道:“娘娘如此年輕,皇上又龍體康健,您必定能傳出喜訊的。”
淑妃聽了這話兒,心裡舒坦了一點,想了想道:“怎麼說,我也不能太小氣,總得去攬月閣恭喜一番。”
蔡嬤嬤連聲稱讚主子“賢惠”,幫著更衣梳妝,隨著淑妃一同去往攬月閣。
嬪的等級比妃低,所居之處不是宮殿,只是一處獨立院落,服侍的宮女太監的人數也比不得妃子的等級。
淑妃走進攬月閣時,宮女太監們都正聚在敬嬪身旁,院子裡靜悄悄的。
蔡嬤嬤正要揚聲喚人,淑妃作了個噤聲的手勢,輕輕地走到內室外,將耳朵貼在垂珠門簾上偷聽。
敬嬪似乎剛剛吐了,宮女們一面恭喜,一面小聲勸她用些鹹粥。一名聲音清脆的小宮女道:“赫雲少夫人的法子真是好,娘娘果然就懷孕了,若是能象赫雲少夫人那樣生對龍鳳胎,皇上必定會晉封娘娘為妃的。”
淑妃的眼睛一亮,鬱心蘭傳了什麼法子給敬嬪?是了,一般人要生對雙胞胎都難,她卻能生龍鳳胎,必定是有什麼法子的。真是可惡,明明我與她是親戚,她卻寧可告訴敬嬪這隻老母雞,也不告訴我。必定還是為了上回店鋪的事跟我生氣,真是小心眼。
淑妃想到這裡,哪還有心情去賀喜,直接轉身甩袖子回宮了。
鬱心蘭正在家中逗著兩個小寶寶,可憐的小傢伙們,百日的時候,正趕上謹親王謀逆案,京城中人人自危,一切的聚會集會都取消了,所以也沒能給他們大半一場,只侯府中辦了個家宴,下人們也賞了酒席。
天氣還寒冷著,但三個多月的小寶寶開始喜歡劃手劃腳了,十分不願意裹在包裹中,鬱心蘭只得給他們穿上厚厚的棉襖。寶寶們短手短腳的,穿上厚衣服後,手腳都不能並在一起,放在床上就成了個“大”字,看著就覺得特別有趣。若是逗一逗他們,他們那兩隻縮在袖筒裡的小手,就會一張一合的,小短腿也會一彈一彈的,好象想跟你交流什麼一樣。
任氏在一旁湊趣兒道:“奴婢還真是沒見過這麼漂亮的寶寶的。”
鬱心蘭得意地道:“那是自然,我看就是混血兒,都沒我家寶寶漂亮。”
任氏不明白混血兒是什麼,不敢貿然介面。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