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餘孽。
大賢良師、天公將軍張角當初便是在鉅鹿郡起的事,那裡距離真定不過才一百多里。左中郎將皇甫嵩在下曲陽消滅張寶,斬殺俘虜十餘萬人,並將十萬人的屍骨築成“京觀”。這座“京觀”便堆在距離真定下游五十里外的滹沱河畔。
受了地理和世道的影響,真定這一帶又是一個類似於三戶亭那樣的尚武之地。
在真定縣城西北二十里外,有一處名曰趙家莊的地方,莊中所居多為趙姓農戶,其中趙雲的哥哥趙全一家,便住在這裡。
這一日,有個文士打扮的年輕人途徑趙家莊,一時覺得口渴,便隔著柴扉向趙全家院子裡喊道:“家中可有人在?小可路過此地,討口水喝!”
不多時,有一灰頭土臉的婦人拉開了柴門,用葫蘆做的水瓢盛了一些清水,端給文士。
文士接過水瓢,飲了幾口,然後感謝說道:“多謝大嫂贈水!小可乃南陽人氏,路經此地,飢渴難耐,便厚臉出聲討要。如今渴是止了,可腹中空空、飢腸轆轆,不知能否賞一甑飯吃?”
那婦人沒想到這個衣著光鮮的書生如此難纏,喝完了水居然還要吃飯,眼中流露出一副“我看你的臉皮確實厚”的表情,然後有些遲疑地說道:“家中男人病倒在床,我一個婦道人家伺候左右,實在無力招待先生,還請去別家問一問吧。”
婦人說這話的時候,屋內正好有男子劇烈咳嗽的聲音傳出,證明她所言屬實。
書生聞言,不但沒有離去,反倒更加來勁,竟然說道:“著哇,不知你家男人生了什麼病?本人略懂一些岐黃之術,說不定能幫你男人治病。”
婦人聞言,猶豫片刻,說道:“還請先生在此稍候,待我進屋問一問我家男人。”
書生倒是不急,客氣說道:“理當如此,吾便侯在此地,還請大嫂進屋之後一定勸你男人讓我給他瞧上一瞧!”
待到婦人進屋之後,書生輕聲自語道:“真是天助公子也,這下倒是不必擔心日後被那人提槍追殺了……”
這個有些“沒皮沒臉”的年輕文士,便是劉和在三戶亭招攬的第一個跟班——李嚴。
那日李嚴得知劉和欲用安平國來跟公孫瓚換趙雲效力之事後,一夜沒有睡好,翻來覆去地琢磨著如何幫助劉和實現這個心願。
雖然不知劉和為何如此器重名不見經傳的趙雲,但李嚴知道自己未來是向治政方向發展,而那趙雲卻是武人出身,跟他之間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所以心裡並不怎麼眼紅和不忿。
公子將來必然是要當主公的,而作為一名有作為的雄主,身側肯定是人才濟濟,文武兼備。李嚴如今佔了先機,暫時還沒有想著跟人爭權奪利,而是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經過一夜思索,李嚴終於想出了一條“苦肉離間計”,於是趕緊告訴劉和。
李嚴的主意是一面前往趙雲的老家真定打探他家中的情況,然後暗中給趙雲家裡製造一些足以讓趙雲回家的“麻煩”,另一面則是假冒趙雲家中之人給他捎去口信,緊急召喚趙雲回家,等到趙雲離開之後,再想辦法離間公孫瓚與趙雲之間的關係。
因為劉和的老爹劉虞駐軍在真定一帶,若是有人在公孫瓚耳旁吹風,說趙雲老家其實根本沒事,你說本就對趙雲有些不放心的公孫瓚會做何感想?
到那時,公孫瓚必定更加厭惡趙雲,而劉和則假裝不知趙雲已經離開,像個“二百五”一樣在信都會盟時提出願意用安平國來交換趙雲,估計那時公孫瓚一定會在心裡狂笑幾聲,然後“欲拒還迎”地答應下來。
公孫瓚有什麼不答應的理由呢?趙雲人都已經離開,再說他也不稀罕了,如今有個傻貨將天大的便宜送上門來,為嘛不換?
不過,李嚴這條計策看著不咋地啊!雖然最終達成了劉和的目的,可明明只用一條“離間計”就可以招來趙雲,為啥還要在前面加上“苦肉計”,非要幫著劉和將安平國送出去呢?
這叫做“千金買馬骨”,而李嚴真正厲害和高明的地方就在這裡!
安平國對於劉和而言,就是一根雞肋,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蛋疼到帶著一票人馬到那裡去發展,除非他是想被公孫瓚和袁紹整死。
可若是劉和在接下來的信都會盟上做出一個驚人舉動——為了一名小小軍侯而不惜讓出一國之地!你說這樣的訊息傳出之後,該有多麼的勁爆?那些尚未找到主子投效的猛人們聽了之後,該有多麼的興奮?劉和愛惜人才的大好名聲會以怎樣的速度躥升?
當然了,這條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