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功率大了,但是重量也高了。
功重比較低的情況下,作為飛機發動機依然不是那麼合適,雖然在製造了不少木頭架子積累了大量滑翔機的飛行資料,但是想要依靠飛機自身的動力進行飛行,估計還得再等一段時間。
但是根據bmw的研究進度來看,約亨應該不需要等待太久。
不過1899年上半年傳來的並非都是喜訊,帝國首相卡普里維在6月6日因病去世,享年68歲,雖然與歷史上不同,卡普里維度過了自己的68歲生日,但是依然沒有能夠擺脫命運的慣性。
在任9年,作為帝國第二任首相,和皇帝腓特烈三世關係良好,深得器重的卡普里維,雖然沒有前任俾斯麥那樣有著輝煌的成就,但是在帝國經濟和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有著傑出的貢獻,而且在他的牽線搭橋下,以德國實業巨頭為核心的資產階級和工業容克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利益結合體和政治力量。
而這一股政治力量在帝國的政壇開始擁有越來越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為帝國的工業發展和經濟政策的推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並且在他的任上,德國也取得了外交、殖民對外貿易的一系列成功,因此在腓特烈三世的授意下,為其舉行了極為隆重的葬禮,向這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首相的致敬。
卡普里維去世後,帝國需要一位新的首相,原本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親王是非常合適的接任人選。然而剛剛接手國防部沒多久的親王殿下要是一離任,國防部又交給誰管?德國可不是政壇一團亂的法國,儘可能保持人事變動少也是維穩的重要一環。
最終腓特烈三世決定讓外交大臣阿道夫?赫爾曼?馬沙爾?馮?比伯斯坦擔任新的帝國元首,而他原本的外交部長的位置則由伯恩哈德?海因裡希?馬丁?馮?比洛接任。
在約亨看來這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原本應該在歷史上與1900年擔任帝國首相的比洛和自己的下屬的位置正好掉了個個。不過約亨對這個變化樂見其成,因為比洛是一個反對帝國海軍擴軍的傢伙。
這個在歷史上認為自己可以成為第二個俾斯麥的帝國首相一方面推行向外擴張政策,另一個方面卻和俾斯麥一個調調的認為帝國不需要強大的海軍,不過還好的是這位首相反對建設海軍的原因不是害怕激怒英國,而是因為“我們不能夠同時擁有最大的陸軍和最大的海軍。我們不能削弱陸軍,因為我們的命運將最終在陸上決定。”
典型的陸軍主義者,在德國海軍現在佔據大量帝國財政支出的情況下,如果讓比洛當上帝國首相難免不會受到施利芬的影響。
而且比洛雖然在任期內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他的性格和威廉二世有很多共同之處,尤其是說話有的時候過於魯莽,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受到威廉二世的器重的原因。但是他的過於直白和魯莽,作為帝國首相有的發言就讓德國的外交很受被動。
所以讓這個強硬的傢伙去做外交官,而更為圓滑、謹慎以及支援卡普里維政策的馬沙爾擔任帝國首相是約亨願意看到的。
這位在歷史上因為克魯格電報事件和中二皇帝威廉二世鬧得很不開心的外交大臣,因為風格穩健,手段靈活而深受腓特烈三世和卡普里維的看重,由他接任卡普里維的首相之職,腓特烈三世相當放心。
作為卡普里維政策的支持者,馬沙爾的繼任為德國的政策延續起到了極好的作用,除了還在遠東進行著一場戰爭,整個德國依然在原本的軌道上平穩快速的前進。
不過這種政策的平穩沒有持續4個月,就被外部的事務給砸出了波瀾。馬沙爾還是避不開和歷史上一樣要在非洲事務上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見。
10月11日下午五點整,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聯邦議會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布戰爭準時爆發了。(未完待續)
ps:昨天下本後實在太累了,所以就沒寫了,今天補上
第202章 親,這玩意你賣不賣?
齊柏林的飛艇編隊取得了成功,不是一般般的成功,是非常大的成功。歷史上1900年齊柏林飛艇在腓特烈港第一次展示可沒有這次這麼成功。
那一次飛艇只不過是在腓特烈港附近進行了短距離中低空飛行,而且由於動力系統的限制,飛艇的速度不過是14千米每小時。
而這一次4艘飛艇組成的編隊飛行六百多千米從斯圖加特直奔柏林,飛行高度一直保持在2000米左右,而進入柏林市區後降低高度以8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從人們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