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不必需要龐大的常備軍,但軍士們則必須是經過戰火考驗的,隨時可以充當骨幹的真正軍士,萬一再次發生戰爭,我可不希望我們的國防軍像上一場戰爭中的法國!用那麼多沒有經過多少正規訓練計程車兵去填滿戰場上的每一條溝壑!”
至於黨內的**與鷹派對於國防軍動向的爭執,僅僅是因為對於中國未來發展的一種探索與研究。
結束爭論的人是唐雲揚,這黨內隱隱出現的兩個派別的爭論,似乎也僅僅只有他才可以找到一個兩派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仗,我們得要繼續打,但並不會永遠打下去。暫時我看到的戰爭結束條件有兩個。按照中國的地圖,應該擁有的領土以及保障中國安全的戰略緩衝區的控制,兩個條件滿足,就是我們停止戰爭,使中國進入完全和平的時代裡面!”
唐雲揚的話說到這兒,麥克。老狼有些急,畢竟他的財富大多來源於鮮血淋淋的戰爭,戰爭一旦完全終止,那麼毫無疑問他世界第一首富的名稱是絕對無法保得住的。
“不,請不要與我爭,我有解決的辦法!”
解決的辦法,也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軍隊發展方向上出現的一個爭論。
即當時在歐洲的軍事界除過制空權方面的爭論之外,還有一個爭論的焦點就在於一個國家,需要的是一個小型而精銳的國防軍,還是說一個數量龐大而裝備普通的國防軍是未來戰爭的需要。
答案,對於唐雲揚這多了一百年見識的人來說,不存在疑問。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已經告訴他,戰爭永遠都是數量眾多,軍隊裝備優良,資源豐富的那一方贏得。即,戰爭實際的勝利者,是很巧妙的找到大軍隊與精銳小軍隊及國家實力三者平衡點的那一方贏得。
所以,他得到如下結論。
未來的中華國防軍,必須要能夠打贏地區的小規模、低強度戰爭。同時可以在有了足夠動員的情況下打贏大規模戰爭的基礎。那麼在地區性及低衝突的前提下,150萬精銳的軍隊就足以保障****時期的需要。
但這150軍隊應該是經過充分教育、訓練計程車官及軍官包括自願加入軍隊的志願兵組成。在任何一場戰爭展開,尤其是世界級的戰爭展開時,這樣的軍隊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中,以預備役及義務兵加入而變得極為龐大。
而150萬的精銳部隊,打出國門或者多少有些力量過於薄弱,但在地區安全部隊的協作之下,打一場保衛國家的戰爭,卻不是件難事。
尤其,從現在開始,任何打算入侵中國本土的軍隊,首要就是要在海軍、空軍的技術及力量上,取得絕對優勢,才有資格來面對中國本土全民皆兵的打法。
這樣,入侵中國所需要的力量,並不是如同過去一樣的,數萬、數十萬人就做得到的。任何入侵軍隊,要面對的是在地區安全部隊領導下組織起來的,以輕武器武裝的4億民眾的力量。
比起入侵,把中國從地球上抹去,可能更簡單。
唐雲揚在說話的同時,一旁已經非常有眼色的,艾琳娜。蓓爾已經接過秘書遞來的一個資料夾,拿出裡面的一些紙張分發給在座的未來的中華聯邦的領導人們。
《中華聯邦本土防禦計劃》《中華聯邦海外作戰司令部隊計劃》。
看著手中的檔案,無論鷹派還是**的領導人們全都弄明白,原來唐雲揚在這件事上早就有了打算。
“唔,這是個不好的習慣,什麼事情總搞得那麼神秘!”
麥克。郎從嘴上取下裝模做樣的雪茄煙,一面看著這些計劃,嘴裡對於唐雲揚的善於保密表示了不滿。
首先,他注意到的就是《中華聯邦本土防禦計劃》。
整個中華聯邦的軍隊由於實行了地方相當程度的自治,因此,地方的安全防禦工作,主要由地方安全部隊組成區域安全部隊,進行區域合作的本土防禦。
和平時期,地方安全部隊將會按照500:1的人員比例組織起各地方的安全部隊,大約算起來的話,即一個50萬人口的城市就會擁有一支1000人左右的小型軍隊。
戰時地方安全部隊由當時的部隊成員及地區當中的青壯年居民、紀律部隊的所有成員(警察、消防)、公務員、國有企業員工,本地區高階學院的受過軍事訓練的學生們組成,在中央司令部的領導下,負責本地區的安全及臨近地區的控制及支援作戰。
至於和平時期的海外作戰,除非議會透過決議,否則地區安全部隊不加入到任何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