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7部分

35章 中正不正

蔣介石即有一定的軍事經驗,又有一定從政經驗,更有一些青幫裡的經驗,這不能不使他考慮起問題來,多了更多手段在裡面。

“先生,雖然這件事聽起來似乎是有些那樣的味道,可是我們不得不注意的是,如果這五千士官在自由選擇之下全部加入中華國防軍,配以訓練良好計程車兵,對方的力量最少增加5萬鐵軍,倘若假以時日,這些士官成熟起來,20年之內,對方絕對不會有軍官缺乏的事情出現。

而我們呢,原本應該獲得的2500名經過良好教育與訓練的軍官不但一個得不到,而且恐怕面對的是這個極具野心之人的進攻,到時以這些士官的素質,他們率領的軍隊將會是一支虎狼之師!”

雖然已經進入秋季,但這時的廣東並沒有什麼寒意。頭腦之中的憂愁使先生時常充滿了睏乏,他躺倒在一個竹躺椅上,聽著蔣介石的話,深深思考起來。

聽得出來,這個蔣中正的話裡的意思是要打仗的。可要真打起來,眼前這一仗並不容易打。畢竟,這所學校當中任用的來自法、英、德方面的教官數百人,另外還有這些人的家屬數百人。

唯一取勝的希望就在於,真打起來的話,這些洋人會袖手旁觀。

主要就是那個曾經任過法軍總司令的法國元帥霞飛,且不說打得過打不過,單單他的威望就足夠使人三思而後行了。尤其,假若他對於這樣的進攻不滿,這種情緒反應一法國去的話,那麼對於本黨今後的行動定然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另一使“先生”有些擔心的人是陳炯明,自從他上次聽過唐雲揚談話過後,聽出裡面各省將有一定“自治權”的構想之後,他就表現出對於對方的某種好感,人前人後都表示以他的佩服。

尤其是唐雲揚率部取得青島之後更是如此,倘若他也阻止自己的行動的話,以他在廣東的實力,並不難阻止攻打士官學校的行動,這是“先生”其二的擔心。

蔣介石一見到自己前面的一番話並沒有使“先生”振作起打仗的精神,料到他的顧慮很多。他再進一言,更使先生心目當中的天平向戰爭方面歪了過去。

“先生,我恐怕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打得時候,如果不打不但中國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恐怕無論日本、俄國都不會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果不其然,蔣介石的提醒,使躺在躺椅上的先生睜來了困頓愁城的雙目。炯炯目光盯著隊,彷彿在看他說這番話是不是有什麼私心。

實際,先生對他有沒有私心哪還看不出來。不過心中不心為然,認為唐雲揚為了一個兄弟的安危就要大殺四方,未免不值。可見“文人”出身的先生並不懂得,戰士們在戰場之上那一句絕不拋棄任何一個兄弟的軍人感情的內涵。

但要是不打的話,那麼無論俄國還是日本政府都不會願意再與中華革命黨把交道打下,畢竟一個不敢於戰鬥的政黨是沒有前途的。此刻如果再想起曾經為了“中國革命”而犧牲的先烈,和自己為了這個黨所付出的代價,又怎能使他不做出這樣的抉擇來。

眼睛看向蔣介石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夠拿出一個更好的方案出來。即如何在最少損失,無論是乙方“已有”的以陳炯明部下為主的軍隊,當然這裡也有部分滇系唐繼堯、桂系陸榮廷的部隊。

倘若再加上“先生”自己手下的,一個有俄械武裝起來的被命名為“國民革命第1師”的部隊,就算不加粵系陳炯明的部隊,亦可以達到兩萬餘人。另外,還有這位蔣中正手下數目不詳的,隨時可以一起行動的青幫兄弟。現在唯一的難處,就是霞飛與陳炯明。

所以,先生其實一直擔心是這兩股勢力的首領不願就範,不過這樣的事情可難不倒曾經有過青幫經歷的蔣介石,甚至他相信如果按自己的計劃,很有可能兵不血刃的佔領整個士官學校。

不但可以把這五千軍事人才用在國民革命第一師當中,也可以取得自己軍事生涯上的第一個勝利。至於為了這個勝利要死多少人,或者說可損多少民族大義,在他的心目當中均可以在所不問。

“而且,先生我們或者還要注意日本方面的實力,據我聽說這次日本人派到中國的軍隊數量極其龐大,甚至超過他們與德國人作戰時的數量。所以,在兩個方面強敵的夾攻之下,我恐怕中華復興黨與他們控制下的山東凶多吉少呢!”

孫中山心目當中的天平,此刻已經徹底倒向以武力為主解決眼前的問題。他緩緩說了一句,雖然不大明確,但已經使所有的“聰明人”都能理解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