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7部分

通訊裝置與迫擊炮,當然不是依靠後者的攻擊對雷達站構成什麼傷害,而是在凌晨的黑暗中,這些燃燒彈將變成吸引人注意的“火炬”。

有了這些“火炬”的指導,那些飛彈引導員才可以使他們的飛彈較為準確的擊中目標。

夜間飛行在氣流湍急的山谷中,絕對不是什麼美妙的時刻。一座座山峰就像黝黑的巨大,即將撲下來把他們壓得粉碎一樣。

“我的上帝,在這樣的山谷裡飛行,這絕對是一種最刺激的遊戲!”

正當剃刀上的飛行員對於這山谷感覺到有些害怕的時候,耳機裡傳來的戰鬥招喚打破了無線電靜默。

“5分鐘!”

幾乎與此同時,在德國與盧森堡的邊境線附近,一些一直隱蔽在山巒或者大型臨時降落地面的空中戰艦向上出現疾升。

也許有人會說,飛艇的體積……飛艇的升降速度……。其實完全不需要擔心這些,被助降裝置拉下來的它們,根本沒有損失任何浮力。

相對因為巨大的浮力,以及體積使它的起降異常平穩與柔和,而這恰好適於他們下面的工作。

大約大家還記得唐雲揚在51區觀看當時完全沒有制導的火箭彈發射的情景,這時的VI…S型導彈,自然比那時又要先進一些。

全球鷹空中戰艦的制導中心裡,每一個引導員面前有3臺大螢幕彩電。它們分別顯VI…S型導彈在地圖上的飛行軌跡、透過攝像頭看到的軌跡,以及一臺顯示各項資料的電視。

飛艇上的大功率無線電裝置,保證了遙控訊號的傳輸,遠端雷達也使導彈精確度得到了相對保證。即使如此,也必須有進一步的目標指示,否則這些遙控飛彈也不定能夠那麼容易的擊中戰術目標。

先期闖過盧森堡上空的德國“剃刀旋翼機”運載的突擊小隊,這時早已經潛伏到了目標附近。為了保證這些突擊萬無一失,德國人採用了一個目標,多個小組攻擊的方式。

就在凌晨幾乎所有人的睡夢正酣的時候,攻擊引導小組的迫擊炮臨頭了。

連續的爆炸聲裡,英國移動雷達站的陣地上,又或者是法國固定式雷達的基地,分別燃起了大火。

幾乎就在所有人驚呼的同時,真正的攻擊手段臨頭了。

“我的上帝哪!德國人開始了!”

英國遠征軍的雷達觀測員大聲叫喊著,他的喊叫聲使周遭即將換班,已經有些昏昏欲睡的人們警覺起來。

“快,發出防空……”

雷達站的指揮官抓起電話,可這時黎明前由於天空裡的電棒,而顯得並不黑暗的原野上,一組5枚VI…S型飛彈的,相對於原野拖著明亮尾焰的身影。

被塗上天空迷彩的導彈,以850公里的速度飛向目標。相對於戰機,這些身體細長有著短翼的傢伙,更不容易為雷達發覺。

等到當時的英國對空搜尋移動雷達站發現目標的時候,它們即將成為第一波攻擊的犧牲品。

明亮的火炮在凌晨的黑暗裡顯得格外醒目,既然天上已經前移的“電棒”上的光芒,也不會使導彈的引導員錯過目標。

通訊塔、雷達站、機場跑道、塔臺、橋樑、城市的通訊設施全都在第一波的打擊之列。倒是法國城市的供水與供電系統沒有受到打擊,大約是德國人懶得在佔領之後重建吧!

800公斤彈頭的攻擊能力,使英國遠征軍的移動雷達站幾乎在一瞬間就被撕成了碎片。既然是那些躲在鋼筋、水泥碉堡裡的法國雷達站,同樣在半穿甲彈的攻擊下,喪失了能力。

3000枚VI…S型飛彈,將會在空中戰艦的連續打擊中,被釋放出來。即使在多種手段的引導下,真正擊中目標的不超過1/4。

好在真正用以打擊那些點狀目標的飛彈並不多,多數VI…S型導彈的目標是彈藥堆積場,又或者是防空炮陣地。

“沒有制空權,就沒有戰鬥的勝利!”

大約這件事已經成了德**隊的信條,當VI…S導彈擊中目標的時候。從一些山脈——高地——森林背後,那些低空飛行的航空隊開始一起向上爬升。

就像是一條條的毒蛇,剛剛仰起了他們的頭。與它們一起出現在空中的,還有德國空中艦隊的主力艦隊——空中航母。

凌晨6:00第二批衝出山谷的“小惡魔”,出現在了遼闊的西歐平原的邊緣。空中航母上的飛鏑式戰鬥機,也在同一時間起飛。

作為先期爭奪制空術的手段,對敵方空中力量的打擊,則是一種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