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0部分

多彌、白蘭等國的國君及貴族們最先還拼命組織民眾進行抵抗,後來他們發覺。除了極少數因為來不及逃跑也被搶劫之外,他們自身並沒有多大的損失,於是,慢慢的就疏於抵抗,最後完全不抵抗了。

這樣一來,多彌、白蘭等國的百姓就遭殃了。二十年戰亂,百姓紛紛流離失所,舉家搬遷,或龜茲,或疏勒,或喜馬拉雅山與崑崙山大山之中。只要能避開吐蕃大軍,哪兒都行。

剩下的百姓不堪忍受。多彌國,在將領桑格欽參的帶領下,百姓起而作亂,一舉擒獲國君,向吐蕃投降。谷卡巴心中萬分不願,卻也只得接受。緊接著白蘭國立即效仿,半月之後,也降了吐蕃。

不能再進行掠奪了。

此時的情形已經沒有當初嚴重。一是吐蕃軍隊已由原來的五十餘萬逐漸削減為三十餘萬;二是吐蕃自身經過二十年來的休養生息,民生慢慢復甦,直接抽調給軍隊的物資有了長足的增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谷卡巴將目光投向了廣袤的中原大地。

對於中原的富足。谷卡巴極為景仰。相比中原大地,吐蕃只能算小國。不久,谷卡巴發現,中原崇尚的,竟是吐蕃盛產的金銀,而吐蕃匱乏的卻是其他物資。子虛八年,也就是杭州知府張永調任四川知州的那一年,谷卡巴遣使入京,揭開了兩國貿易的篇章。

第一次,谷卡巴挑選了一些禮物作為貢品,向中原進貢。天朝太后亦遣使臣到吐蕃下書撫慰。緊接著。谷卡巴立即開始討封請婚。

討封請婚,其實是谷卡巴掩人耳目之計。

在天朝上國,人們口中雖稱吐蕃為“友邦”,但骨子裡卻將其視作“蠻夷”,也就是未經教化的野人。更加明白地講,也就是“尚不能算作人”。天朝公主乃金枝玉葉,無論怎麼嫁錯了,總歸是要嫁人的。而你吐蕃贊普根本就不能算作人,又怎會嫁給你?

這些,年近六旬的谷卡巴早就心知肚明。請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遣使。天朝既然不允,吐蕃就有理由不斷遣使請婚。討封號,乃不花天朝一分錢的事情,讓天朝有臺階可下,以免請婚一直不允,雙方尷尬。

吐蕃國地廣人稀,到處皆窮山惡水,放眼即不毛之地。戰亂二十餘年之後,人民休養生息,眼看著元氣漸復。這個時候,絕不能將軍隊的給養一下子全部壓給民眾。故此谷卡巴不斷地遣使中原,購進了大批的糧食和物資。

三年之後,谷卡巴掌握了四川大致的地形地貌。“四川四川,四面是山,大軍攻不進,火炮打不穿。”那裡實在是一個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封閉自成而又容易防守的地方。谷卡巴立即調集大軍,作攻佔四川的準備。

平時軍隊的給養是作維持之用的。要打戰,就必須有所儲備。事有湊巧,吐蕃這次突然增大的糧食購買,正好遇到四川水土整治推廣良種之後的首次糧食傾銷。谷卡巴大為驚異,在低價購進大批糧食之後,反而停止了進軍。

自子虛八年開始,谷卡巴遣使入訪中原,同時也造訪了四川等地。當時四川的民生與吐蕃甚為相似。短短三年之後,就能有這麼多餘糧外銷,這是怎麼弄的?若能搞明白了,吐蕃豈不是也能興旺起來。於是。谷卡巴吩咐與四川貿易的使臣深入民間,探尋究竟。

據貿易使臣回報,四川最先同樣是軍政,以軍為主,後改為政軍,以政當家。隨後,政又分為雜政和刑司,將傳統的問案審訊分離出來。再後,雜政還析出農具、醫館、教化、工匠等分支,每一分支與最先的軍隊地位等同。現在的四川,大到修水渠開荒,小到種什麼糧食載什麼樹,以及小孩入不入學堂之類的瑣事,官府都管。

世間事,並不是別人做出了樣子,自己就能夠學來。吐蕃的軍政,實際上是軍佛政。若要照四川的樣子進行分離,誰來統領全域性,誰來負責軀幹?權力分散固然不願,人才不足事亦難成。此外,將在四川高產的糧食移栽吐蕃,盡數不佳。而四川良種之一的占城稻,還只是出自越南的下等品種。看來,要真正領會興邦之道,實非一早一夕之功。

子虛十三年,谷卡巴完全喪失了向四川學習治國之道的信心。

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

第717章 波上無影

然而,當谷卡巴再次準備進兵的時候。卻發現西夏、大理、吐谷渾等國礪兵秣馬、枕戈達旦。垂涎三尺之意,均表露無遺。

此時,谷卡巴對於四川,要的已不是佔領,不是掠奪,而是政要人物。故此,谷卡巴拜釋迦桑布?**為先遣營元帥,拜洛追堅參、本欽、班智達等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