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Beatles是地球上最受矚目的現象——不開玩笑——用約翰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比耶穌還受歡迎”f。而且,此後再也沒有任何足以比擬的東西了。這一系列的訪談,是有史以來第一次,Beatles的隊員——而且是他們的創始人兼團長——終於踏出那個備受保護的、眾人珍愛的神話,說出了真相。
主要是因為約翰有種“給我一點真相”(gimme some truth)的渴望g,因為他剛剛完成“原生吶喊”(primal)的心理治療,因為他對Beatles包著糖衣的神話、對保羅·麥卡特尼被視為樂隊解散的主導者,充滿怨忿,不吐不快——也因為他對我和《滾石》雜誌有種樂於從命、設身處地的親切感——約翰在這些篇章裡毫不猶豫、自然而然地滔滔傾訴,完全不設防,這是史無前例的。《列儂回憶》會讓你壓倒性地體驗到這個男人真實的存在,他的模樣、他的感受,還有他不管做什麼幾乎都會顯露出來的熱情和機智。除了他的某些唱片之外,這場訪談是僅有的、能夠讓我感受到約翰·列儂這種特性的所在。
這場訪談有許多地方是如此引人入勝(“Beatles的巡迴演出就像費利尼的電影《愛情神話》”)、如此直接(“我要不是個天才就是個瘋子,到底是哪個呢?”)、如此生動(“’請大家來看錶演’是保羅說的,我說的是“‘我讀了今天的新聞,老天啊’”)、如此激憤(“一個人必須徹徹底底地作踐自己,才能進入Beatles的狀態”)。冒著洩露書中內容的風險,我想引用這本書結尾的問答,作為一種觀點:
問:我沒有什麼好問的了。
答:喔,很好啊。
問:你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答:沒有,我想不出任何激勵人心或者賺人熱淚的事情來討好你們的讀者。
問:你能想像一幅“當我64歲”(When I誱 64)的景象嗎?
答:不,沒辦法。希望我們是一對和善的老伴,住在愛爾蘭海邊的小島之類的地方,翻閱我們一輩子胡鬧的剪貼簿。
為了這次的新版,我們根據原始的錄音帶重新謄寫,加上了許多當初刊登時斟酌刪去的片段(雖然這似乎難以置信),也修正了當時倉促出刊造成的謄寫錯誤,並且還原了許多洋子的評語,以及錄音當時問答的原始順序。非常感謝Holly George Warren這位細心負責的編輯,也是《滾石》雜誌出版部的守護者,不僅擔任這個計劃的總監,也親自負責新版本的編輯工作。
這個新版本的銷售盈餘,加上所有舊版本回溯計算的所得,全數捐贈給管制槍支的公益計劃。當然,我也要感謝小野洋子,不只因為在當初她安排了這場訪談,並且在多年之後,仍慷慨同意我們重新出版這本書。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新版導言 揚·溫納(2)
2000年7月於紐約市
。 想看書來
原版導言 揚·溫納
我在1970年12月上旬與約翰·列儂進行了這次訪談,地點在他經紀人位於紐約百老匯的辦公室,居高臨下,遠離白晝的喧囂車聲,就在紐約百老匯音樂重鎮的中央。我們和洋子一起,在一間嵌著核桃木壁板的巨大會議室裡,多少有點遺世獨立的感覺。
洋子幫了很大的忙,當話題變得比較不確定時,她總會視情況補充幾句,把焦點重新拉回來。因為洋子跟我們一樣是Beatles/約翰·列儂的歌迷,每當約翰表現出難以剋制的幽默感,她也會忍不住笑出聲,並對他的一些主張和想法感到敬畏。她充分理解,也能分享那屬於美好舊時光的披頭狂潮(Beatlemania)。
一如許多隻屬於特定時期的事件或主張,這次訪談有許多內容是出於直覺與當時的風潮——Arthur Janov博士就是後來被無情揚棄的熱門名詞之一。
而我猜想約翰對這次訪談多少也有同樣的感覺。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他提出的警告,說他自己只不過是一個話講得太多,並且一變再變的傢伙,不斷把先前的主張置之於腦後,揚棄自己不再信服的理論。這是成熟藝術家的天性,不斷追求新的門道、新的構想。
這次訪談是Beatles解散之後,約翰第一次滔滔不絕地將事情和盤托出,或至少透露了其中的一大部分。姑且不論後來他在若干特定想法與觀點上的改變,這仍然足以視為一份重量級的宣言——關於Beatles的解散(因為約翰是他們的隊長),以及約翰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