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者,自當該言則言,言無不盡。為兄所言四人,皆大吳柱石之臣,父皇膀臂,何時成了為兄幫派,為兄身為太子,國之儲君,又何而幫派生?”

孫登此語句句在理,孫慮此時也自悔失言,當下他立即轉環:“父皇問計於你,你卻扯出旁人來,自己沒主意,何必拿旁人當擋箭牌。父皇,兒臣以為,眼下我軍正有一位絕世的謀臣在,何不問計於他?”

孫權見二子當面相爭,有些不快,冷然道:“你們兩個,當殿相爭,豈是皇家風範?一旁退下,司馬先生,你多年來身在曹魏,又與季漢多年相爭,熟知兩國之情,當今之計,你以為該攻還是該守?”

司馬懿在殿下施禮,恭謹道:“懿自歸大吳,無尺寸之功。眼前有諸大臣在,豈有懿說話的道理。”

孫權不悅道:“先生歸吳,便是吳臣,朕來問你,便有當問之處,你何須自外於群臣?”

司馬懿又復施禮,沉聲道:“臣當年為曹魏偽朝之臣,深知曹魏主力,皆在冀州,冀州之戰後,偽朝兵力大減,又中陛下神算,與季漢相攻殺,眼下兵力已衰,而我大吳兵強馬壯,帶甲數十萬,名將如雲,謀士如雨,區區曹魏,實不足慮,可懼者,唯季漢而已,季漢諸葛亮,精於權謀,好於弄計,臣早年常自詡為天下英才,但自問對陣諸葛葛,還無法勝之,眼下季漢咄咄逼人,不令我軍北上,顯然其國決心已下。雖然大吳實力極強,但比之季漢,尚難以取勝,依臣之見,不若從之。陛下畢竟是劉禪的舅父,想來就算大吳實力不及季漢,季漢也不會對大吳趕盡殺絕的。”

司馬懿的話說到中途,包括孫慮在內地武將面色就鐵青起來,孫慮一句對司馬懿視為腹心,數月來依司馬之計,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哪知此時自己推他出來,他卻說出這等不利於自己的話,不由怒氣上湧。

他猶未發作,孫權已經猛的一拍桌案,沉下臉來:“司馬懿,朕看你是被諸葛亮嚇破了膽子,季漢眼下實力若當真強悍,豈會顧念什麼甥舅之情,只怕早就攻過來了,以朕看,季漢所以未曾進攻,不過是因為其才經冀州大戰,又被衛溫攻擊,且北邊不靖,異族紛起,這才未曾出動。此次闞大人西去,他們故意示之以強,分明是欲蓋彌張,眼下我軍天下二分,我軍若不攻曹魏,曹魏必為季漢所殺,二州之地,數十萬生靈,得之則國興,失之則國弱,朕意已決,大吳受命於天,不可以居於人下!”

司馬懿面色如土,低下頭連連後退,卻悄悄看了孫慮一眼,嘴角一動,孫慮恍然大悟,原來司馬懿卻是用的激將之法,果釘父親不想放棄成為天下第一強國的機會,不相作一個被人視為國甥舅關係而保全國土的君王。

這時群臣皆口呼萬歲,司馬懿把目光看向眾武將之首的徐盛,徐盛自來以勇聞名,但勇中有知,當年曹丕南征,他一連夜以草築連城面裡,讓曹丕不敢直目東吳,又用火攻。使曹丕大敗,連車駕都被東吳搶了去,此一戰乃曹丕渭南遇趙雲後遇到地最危險地一仗,那時司馬懿雖然未曾南下,但卻久知徐盛之名,不知他會有何說法。

一時群臣散去,果然看到徐盛猶自立於原地,未曾動轉,司馬懿也隨眾人下殿,才行幾步,卻聽徐盛道:“司馬大人留步。”

司馬懿回頭,問道:“大人有何吩咐?”

徐盛笑道:“大人殿上妙論,著實令徐盛佩服,只是這等情形,徐盛卻似在哪裡見過一般。”

司馬懿不知徐盛之意,抬頭號看他,徐盛拍拍自己的頭:“對了,當年諸葛亮出使江東,可不就是曾經用激將法讓陛下動怒,絕意抗曹地麼。”

司馬懿卻是不知此事,聞聽此語。不由問道:“大人取笑了,司馬懿直言罷了,豈敢在陛下面前弄計?不過,諸葛亮曾結陛下用過激將之計?”

徐盛點頭:“當年情景,徐盛猶記心中,當時曹操統數十萬大軍南下,破荊州劉琮束手,攻長坂劉備奔逃,曹孟德雄霸天下,虎視江東,要與陛下會獵,當時江東英才,大都心中凜然,文人謀土,各打算盤,準備投敵,當時孔明過江,卻勸陛下歸順,陛下當時言道,如此,劉備如何不降,孔明道,田橫三千士,尚不降秦,何況劉皇叔漢室宗親,安能侍賊,陛下受激不過,怒道,孤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於是決意破曹,今日之事,與當年何其相似乃爾,只是攻守逆勢,所論者卻是該不該消滅曹魏了。”

司馬懿亦嘆道:“世事變遷,白雲蒼狗,實非人所能料。”

徐盛道:“以大人之見,大吳攻曹,會不會有什麼閃失?”

司馬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