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舒道:“有益於大漢江山,有益於萬民,有益於朝廷,這是朕的要求,先生萬萬不可小覷,更不可心存雜念。”
董仲舒施禮道:“老臣知曉,定會召集天下才學之士,定製出一個可以萬代流傳的典章,不使陛下失望。”
劉徹笑道:“正是啊,自前秦始皇帝統一天下,就因為典章過於苛刻,秦二世而亡。
大漢取代暴秦定鼎天下,自太祖高皇帝以來,已歷五世,爾儒家常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天子之廟,七世而祧。
朕秉承先祖餘烈,無往而不利,現如今,也想給子孫留下一些遺澤,就以泰山封禪開始。”
董仲舒笑道:“陛下英明!”
劉徹笑道:“不愧祖宗就足矣讓朕滿意了,來來來,剛才這一局先生心思不在此物上,這一次可要心無旁騖,最好讓朕品嚐一次失敗的滋味。”
董仲舒欣然從之。
扶荔宮中自然是沒有荔枝的,不過,這裡的荔枝樹卻不少,五月天真是嶺南荔枝豐收的時候,扶荔宮裡的荔枝長得還沒有指甲大,雲琅摘下來一顆品嚐了一下就迅速的吐掉了。
公孫敖種植的荔枝,實在是比毒藥好不到那裡去。
只要是皇家宮苑,就離不開城高池深這四個字,雖然只是一處休閒娛樂之所,也被修建的如同堡壘一般。
只要進駐了大軍,就是一座兵城。
沒用的荔枝樹自然是要砍掉的,這樣的荔枝樹等一千年都不會結出類比嶺南的好荔枝。
在大漢,人們對事物的規律問題研究的不是那麼透徹,就算是春秋時期有名的大學問人晏子,也只總結出一個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樣一個極為表象的答案。
自從衛將軍屬下一萬人進駐了扶荔宮,雲琅並沒有立刻開始訓練軍卒,而是每天都給這些軍卒供應足夠的食物,準備把他們飼養的強壯一些之後再開始訓練。
這些可憐的侯國軍與京城軍的待遇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只要看他們枯瘦的身材就知曉,他們從來就沒有吃飽過。
李陵帶來的兩千丹陽兵雖然好一些,那也是李陵不惜重金給他們購買來了足夠多的糧食餵養的結果。
李陵的計劃其實很不錯,本來想透過與蠻族的戰鬥撈一些軍功,然後徹底解決一下軍中缺糧的窘境。
畢竟,隴西李氏並沒有多麼富裕,如果不是因為曹襄允許李氏參與鹹魚買賣賺取了一些錢財,李陵連這樣的一支軍隊都訓練不出來。
物資與糧食甚至武器,乃至裝備對雲琅來說就不算什麼問題了。
中軍府的韓度之所以會對雲琅冷嘲熱諷的極為不滿的原因,就在於,雲琅一封信就能從長門宮倉庫裡調集出足夠一萬人吃一年的糧食,以及堆積如山的麻布,即便是簇新的鎧甲,也被長門宮的管事用舊貨的名義支援了兩千副。
這些東西全部出自長門宮,他們無法沾手,中軍府的人對於雲琅這種揮霍無度的行為痛恨到骨子裡面去了。
至於這些郡國,侯國兵們,就像掉進了米缸裡的老鼠,整日裡吃飽了飯穿著乾淨的新衣服無所事事的養膘。
李陵,李勇,李紳加上一個孫大路,四人夜以繼日的研究該如何將這些軍卒養胖之後再把他們訓練成適合戰鬥的人。
至於雲琅跟東方朔,應雪林,司馬遷考慮的更多的卻是泰山封禪大典。
到底該如何巧妙地將西北理工的學說揉進這個大典中,才是雲琅真正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