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電影業帶來了曙光,截止到九月二十七日,香港的本土票房就已經達到了三千五百萬港元的大關了,這就絕對可見香港民眾對於華星製作這部電影的支援與喜愛。要知道號稱香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就是現在還沒有出現的《少林足球》,在葉飛的記憶中也不過總票房剛剛突破五千萬,而《絕地反擊》僅僅上映半個月就在香港本土取得如此傲人的票房成績,總票房突破六千萬完全不是問題。
甚至有港臺媒體竟然把葉飛稱為香港電影界未來的傳奇,而葉飛的人氣在這一刻也飆升到了極點。具TVB的調查顯示,葉飛的電影票房號召力已經躋身香港男女藝人前五名,排在他前方的依次是號稱戲神的凌朝偉、永遠不老的劉德華和喜劇之王周星星,葉飛很榮幸的排在第四名,排在第五的就是有著貓一樣嫵媚眼神的張曼玉。
雖然現在是一片讚歌,但葉飛還是覺得戲裡有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譬如戲裡不該在中環來那麼一場大爆炸的,直接影響了全戲的觀感,畢竟後面的世貿中心的爆炸才是劇中的高潮部分。他始終覺得,爆炸場面是不可以隨意運用的,爆炸其實亦是觀眾的一個情緒的宣洩,一旦觀眾的情緒繃到一定程度來場爆炸,那麼所有情緒就立刻隨著這場爆炸宣洩了,要想再培養情緒就有些麻煩了。
最重要的是,葉飛覺得這部戲始終缺了一些很關鍵的東西,缺的不是主題,這部戲其實不要主題也可以。但戲裡終究還是賦予了一些其他的意義,比如人物的臉譜化,好人是好人,壞人是壞人,分的一清二楚,其實現實生活中善惡之間本就密不可分。雖然這部戲號稱是一部反恐力作,但對於恐怖分子描寫的實在單薄,沒有揭示出人由善到惡的轉變。最典型的便是吳京飾演的恐怖分子,觀後給人的印象總感覺像殺手多過恐怖分子。不過還好有吳鎮宇這個老戲骨坐鎮,他飾演的恐怖分子頭目到還真的入木三分,特別是最後臨死前的悲情宣言,使得影片出現一些悲壯。
但這不影響葉飛對自己表演的判斷,其實他在這部戲裡的表演基本已經成形,確切的說,他所詮釋的這個有些慵懶的香港警察這個角色已經深刻在觀眾們的心裡。看了葉飛的表演,人們才恍然意識到,原來不僅僅是成龍能夠演活香港警察,葉飛同樣演的夠精彩。如果拿成龍的警察系列電影和葉飛的角色坐對比,就可以看出,成龍的形象塑造靠自身的真功夫和帶點喜劇色彩的幽默,而葉飛同樣具有真功夫,雖然喜劇的色彩淡了很多,但更符合好萊塢大片的運作模式,特別是葉飛的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把一個外表強硬的警察的心裡的細膩和柔情刻畫的入木三分,可以說和成龍的警察形象相比各有千秋,絲毫不落於下風。這就是一次成功的表演,這一次,葉飛的表演確實相當成功!
葉飛突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表演真的感覺很棒。他喜歡那種感覺,喜歡當著創造人物的感覺,喜歡創造世界的感覺,喜歡當著全世界弄虛作假的感覺。在這一刻,他隱約有了一個目標,要做一個很優秀的演員!
各大報紙紛紛刊登了影評人的評論,其中又是以那個香港東方早報的記者查小欣的影評人說的最深刻:“表面上,葉飛飾演的這個角色很好演,但要想演活,真的太難了,香港這二十年來拍了無數的警匪片,飾演警察的沒有上萬也有幾千,但還留在我們記憶中的又有幾個呢。也許現在我們唯一記者的就是成龍的成名作警察系列的電影,甚至成龍已經成為了香港警察的一個符號象徵,但看過《絕地反擊》,你會意識到原來英俊的男生演警察照樣很出彩,很難想像一個才十八歲的少年,竟然能把人物刻畫的如此滄桑,那眼神絕對不是十八歲的眼神,當以後誰在說香港的藝人,只有梁朝偉的眼睛最會說話的時候,請加上一句——葉飛的眼神同樣精彩。”
“站在純粹動作片角度而言,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勝在一百分鐘裡都沒有使觀眾得到真正的休息!但在另外一個角度而言,這部戲確實缺乏了一些很重要的神韻,還有一種貫穿始終的導演精神與風格。”這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評論,雖然帶有一絲政治色彩,但對於電影的讚揚還是很讓葉飛高興的。
影片上映兩週之後,中國內地票房高達八千萬,隨著場次加映,更是逼近了億元大關。而在臺灣,這部戲的票房簡直可以稱得上近十年來在臺灣票房成績最優秀的華語電影了,兩週票房下來,居然高達四千萬港幣。雖然這個數字與好萊塢大片,以及日本大片在臺灣的成績有很大差距,但這已經是近年來華語電影在臺灣很罕見的成績了。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部戲在日本和韓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