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四十四章 彎道超車

不大,舒適性可能要差一些,不過至少內飾方面追趕起來還是很快的。到最後也許駕駛感上與大品牌還有差距,但汽車產業的大頭還是二十萬以下的普通車型。

事實早就已經證明,一旦失去廉價車型走量的優勢,往往高階品牌並不能實現自持。失去奧迪,大眾還是大眾。失去大眾,奧迪就不再是奧迪了。

“我對汽車領域的瞭解不多,我需要萬向在混動汽車技術上給與我支援。盧總助可以把這份檔案拿回去,儘快給我一個電傳動汽車的研發方案。”

胡文海開始毫不客氣的對盧定威指派任務:“要聯合哪些企業,有哪些具體技術需要研發。投資哪些領域,涉及哪些無法繞過的國外技術專利,甚至是需要併購哪些外國企業,這些萬向要給我一個表格。”

盧定威的腦袋點成了小雞啄米,對胡文海的所有要求一概答應下來,再也不說什麼需要萬向董事會同意了——萬向的股份都捏在魯氏家族手中,所有的事情魯冠球其實都能一言而決。

“方案拿出來之後,我們再來操作國內汽車標準和政策的推動。三年時間完成電傳汽車的研發和生產部署,五年之後給跨國車企來一個關門打狗。到二十一世紀,我們支援國內只留下兩到三家車企,然後反攻國際市場!”

盧定威的呼吸隨著胡文海的描述,甚至都要無法控制的粗重起來。萬向一個私企,何曾想過能走到這樣的地步。影響國內的政策走向,給跨國車企挖坑,最後還可能要住到未來全球汽車市場的走向和發展。

這樣的事業,確實值得萬向賭上一切去嘗試一下了。

“我們現在就要開始著手組建一家合資公司,規劃有哪些技術是需要研發投入的。”盧定威開始進入狀態,將胡文海的要求進行細化:“然後在全國範圍內物色合作企業,透過投資、貸款、業務聯絡等方式,引導和組織他們對電傳汽車配套技術進行研發。”

“對,現在中國的汽車產業結構是及其不合理的。”

胡文海對盧定威的規劃相當滿意,因為這個體系當中是先確立大型零部件企業的地位,然後以此為基礎培育出國際先進的整車企業。

原歷史上,中國乘用車市場衰落的原因可以說千頭萬緒。單從產業結構來說,全世界只有中國是零部件企業完全依附或者從屬於整車企業的。

英法德等傳統汽車產業強國,零部件企業發達程度都超出了整車製造業。美國和加拿大則是零部件與整車製造業力量相當,而日韓雖然整車產業比較強勢,但零部件企業仍然擁有充分的自主能力。福特那種從鍊鋼廠開始,整車企業包打天下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

日韓乘用車產業是金字塔結構,舉國之力舉起幾個明星企業。美國汽車產業則是放射形結構,龍頭企業輻射出眾多的中小企業,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優勢競爭產品。中國的乘用車產業則是一盤散沙,不僅是一盤散沙,而是連基本的產業結構都沒有構成。

這裡的一個重要原因,胡文海經過研究認為——可能是中國的乘用車企業太多了。

雖然中國採用的是牌照制,“控制”了乘用車企業的數量。但縱觀中國各地車企,大多發達省份都有自己的獨立汽車企業和品牌。渤海有華晨和曙光,長春一汽下面有捷達、奧迪、紅旗、馬自達和解放五個品牌。帝都汽車自己就有吉普、現代、三菱和福田四個品牌。其他的還有哈飛、長安、廣汽、江淮,就連海南都有個馬自達。要把中國的車企和品牌都列個表,三千字根本不夠。

如果說整車企業都是皇冠上的明珠,那中國車企就是根珍珠項鍊。乘用車產業形不成合力,自然是自相殘殺,更不要提開發什麼產業集團。

盧定威的思路則是先培養出一批強勢的零部件供應商,然後以此為基礎再栽培出國際水平的車企。既不是金字塔形、也不是放射形,而是避開跨國車企整車產業的鋒芒,從零部件領域積蓄力量,最後殺跨國車企一個措手不及——如果非要給這種模式起個名字,胡文海喜歡把它稱之為:農村包圍城市形。